•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李瑞雪

    如何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城子镇五家子小学  李瑞雪

    当今由于社会众多的因素,造成单亲学生增多,我班的单亲学生占全班人数的20%。做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开展工作,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这也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棘手的问题。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任性、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做事缺乏自信心,平时爱说谎,虚荣心也强,更有甚者他们的举止令人费解等等。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出现,既与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关,同时,也与学校的心理辅导教育跟不上有关,因此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把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这样既减轻了单亲父母教育学生的压力,也为学校正常教育工作铺平了道路。那么,怎样的教育是恰当的,是对学生健康发展有益的呢?应如何展开工作呢?

    要想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第一是智力正常;第二是善于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第三是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第四是人际关系和谐;第五是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第六是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第七条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作为学校应该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中,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我认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 用爱心架起与学生勾通的桥梁

    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大多数认为自己身边的人没有几人喜欢他,也没有几个人会爱他,他们对周围的所有人都存在敌视或恐惧心理,处处对他人设防,我班有一位张健强同学,与父亲一起生活,虽然他头脑聪明,但是他谁都不喜欢,讨厌他身边所有的人,对老师和班内最优秀的学生都看不顺眼,逆反心理特别强,让他写时他趴在桌子上乱画,让他读时他的语调非与其他同学不一样不可,他这样表现,老师若严厉地制止他,他会气鼓鼓地声明不在这里念书了,要进城就读;假如老师对他表扬为主,处处哄劝着他吧,他也会在课上肆无忌弹,随心所欲,我面对着这样一位像扎手的刺猬一样的学生,我采用“两而真”的方法,在平时一般事情上,他表现好时,真心地疼爱他,关心他,真诚地表扬他,让他感觉到你在真心地接纳他,喜欢他。使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真爱。在他出现问题时,我也会严厉地批评他。但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事情过后,就把这件不愉快的事情放在一边;他又有较好表现时又鼓励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帮助。通过三年多反复疏导磨合,现在他接纳了我,这就等于接纳了我的教育,逐渐地改掉了任性的毛病,上课不但能积极发言,而且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学习,同时他也变成了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男孩,渐渐主动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了。这些亲身的教育经历,使我感受到教师的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师爱更是每位学生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健康的爱的教育架起了师生勾通的桥梁,打开了单亲家庭学生的封闭的心门,学生们健康的心理逐渐形成,使学生们能够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与人交往的轨道之中。有时我也曾这样感叹,教师的真爱,就像一缕温柔的阳光,她能照射进每个学生的心房,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洒满阳光,让自信、爽朗的性格伴随着学生们健康的成长。

     二、 环境是学生们形成健康心理的温床

    校园环境是潜在的课堂,是学生们健康心理生成的温床。它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漠化的影响,班级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外在条件,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内在心理,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教室内整洁合理的布置,整齐干净的教室,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人的心理和情绪是随着环境而变化的,人保持愉快的心情,看什么都顺眼,反之,则情绪低落。班级内中队长郝率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情绪波动极大,经常上课嘴吧紧闭,上课时眼睛往地下看,闷头沉思,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法,让多彩有趣的课堂活动占据着她的心,她就把全部的心思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培养了她渐渐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因此说干净、整齐的教室是学生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外在条件。

     三、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的健康心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学生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都有他的值得夸奖的地方。由于几年来学生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压抑、低落的个性,使学生们对自己丝毫没有信心,上课时自己即使听懂了,也不敢举手回答,写作业时,一点也不相信自己,非看一点别人的,自己才相信是对的,才敢下笔,而且长期封闭的心理压力,有时自己承受不住时,便如江河瀑布一泄千里,难以抑制,导致可能出现不堪想象的后果。我班学生李东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原来经常打人,而且连续地打同学,或者故意吃零食来发泄他自己的内心压力,我就经常找他谈心,疏导他的不健康的心理,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借助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开李东凯的思想疙瘩,找到他能在犯了错误之后,主动承认错误的好品质这个闪光点来表扬他,因势利导,现在他不但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学习,写字做题再也不胡乱写了,而且成了班级的优等生。各科任课教师都表扬他进步了。因此说,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闪光点,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形成健康心理的载体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别小看一场比赛,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又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李君同学从小失去母亲,由于家庭环境不太好,身体状况欠佳,在班级跳绳活动中,连一个跳绳都不会,因此我就以此为切入点,发动全班学生,想方设法来教她,当李君同学能连续跳三个时,全班同学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使她自闭的心门敞开,从此之后,她变得开朗了,而且也积极参加在班级中举行的树叶贴画、绘画、写字、作文等活动中。因此说,丰富的校园活动为学生的健康心理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些活动为载体,使单亲家庭的学生适应和改造了现实环境,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形成了乐观、向上、进取的良好健康心理,增强了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五、 责任感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内动力

    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会受到或父或母及长辈们的百般宠爱,长期的发展下来,学生们以为自己受到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只知道接受,而不知道回馈爱,因此,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这些特点,我认为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班会或故事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是有责任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们感悟到将来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现在必须把学习搞好,为将来养家糊口,报效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学生认识到现在就应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把小学基础打好,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朴实、真诚的话语,使学生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义务,因此说,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单亲家庭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我们做为教育一线教师,既要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又要注重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师爱育人,使这些经历过挫折的学生能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业进步,并能跟其他学生一样,共享阳光,快乐生活。


    点击次数:153  发布日期:2018/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