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器乐进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陈忠伟 张恒
浅谈“器乐进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 陈忠伟 张 恒
摘 要:艺术能涵养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良好艺术修养会让人终身受益。学校需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用美的环境感染学生、用美的课堂吸引学生、用美的作品熏陶学生、用美的人格沁润学生,用器乐的魅力激发教育新的活力!
关键词:器乐;课堂;举措;成效
人的艺术修养高低对形成提升人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奠基作用。但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技能、重技术轻艺术、重分数轻素养不良现现状。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除了平时考试得到的分数外,其个性特长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创造性思维开发不够,综合素养较差,没有得到他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很欠缺,存在“不会说话、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锻炼、不会交流,不会器乐演奏”的普遍现象。在此,笔者就我校多年来“器乐进课堂”实践活动谈几点认识。
一、器乐进课堂小学音乐教学尝试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全员参与、全科推进”的原则,学校音乐课堂也随同语文、数学等学科课堂转变发生了质的飞越,如何用器乐进课堂有效构建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我们有如下认识。
1、不断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很重要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听到“音乐课”时,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说明孩子对音乐学科的热爱,利用学科的魅力去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结合器乐教学走进课堂,孩子们可以在学习歌曲中去开心地吹奏,让他们感知无压的音乐课是轻松的,愉快的,孩子们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
2、用生本理念指导音乐教学
(1)音乐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音乐学科主要以收集音乐相关资料为主,欣赏课堂上用的最多。现在的网络比较发达,课前给孩子布置收集这首乐曲的相关知识,课堂上再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讲解,学生也有兴趣,比起老师来说,这样做印象会更加深刻。
(2)生本教育模式中设置了“课前三分钟”。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设置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介绍一首他们自己搜集的歌曲或乐曲,当然内容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
课前的三分钟若利用得当,长此以往,学生就积累了很多课本以外的音乐歌曲和乐曲,从中得益非浅,使教学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内涵。
(3)小组合作教学是构建生本教学的必要举措,音乐课堂上有很多方面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
相对偏难的歌曲,可以将一首乐曲分成几个乐句,由一个小组承担一个乐句的识谱。老师在这当中只是巡视、点拨。也可以由组长用竖笛或葫芦丝演奏,其他孩子跟着器乐由浅入深的进行试唱。这里面的音高和节奏是难点,这就需要老师弹旋律,学生认真聆听音高、节奏,到后面随琴声视唱出来。
(4)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之间经常采用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去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音乐教学中的拓展运用
音乐创编环节更容易推进生本教学。以前音乐课创编环节的理念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所以这一点和生本教学的知识拓展不谋而合,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好发散。
二、“器乐进课堂”的具体举措
国家教育部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力推进“体育、艺术2+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课程。
1、确定简易的的乐器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对器乐了解较少,要求也不太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推荐经济实惠、易于掌握,便于集体演奏,简单易学、特色鲜明的乐器。
2、前期师资选聘和培训
在推进器乐进课堂前期,学校要聘请专业的器乐教师去指导,进行“种子教师”培训,以音乐教师为主,同时在教师中广泛发动教师自愿参加培训学习,其实,许多老师都有音乐基础,对器乐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学校要借助这样的时机,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为其购买器乐,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学习的人数一定不会很少的。
3、积极宣传,自愿购买
学校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学校不规定乐器的品牌、地点、价格,由于是免费学习,家长的支持力度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4、作好教师的示范引领
利用开学典礼或节日庆祝,要作好教师的示范引领,如教师葫芦丝队,教师管乐队、教师民乐队等的表演,以教师的示范,激发了全校孩子学习器乐的热情和信心。
5、扎实上好国家规定的音乐基本课程。确保孩子们在音乐课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节奏、练耳等基本的音乐素养,不能以器乐教学代替音乐课,器乐课只作为基础音乐课有益补充。
6、在保证完成国家基础课的同时,学校定期安排时间进行专项技巧及单曲练习。如: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每周两节音乐课、每周两次课外活动时间,均由音乐教师专门训练和指导器乐演奏。
7、利用艺术节和大课间活动,展示和检验器乐学习的成果,提高孩子们学习器乐演奏的积极主动性。利用公益性课外兴趣活动及社区辅导站开启钢琴、古筝、电子琴等其它器乐的培训,形成了特色社团。
三、“器乐进课堂”的育人成效
1、精彩的大课间,让师生体会震撼的器乐齐奏场面
学校从15年春季率先在全市实施器乐进课堂的实践,目前已经开发了《器乐进课堂》校本课程,全校学生会齐奏5-6首乐曲(其中一首是二声部合奏),在大课间形成了全校学生齐奏器乐的震撼场面。
2、多个特色艺术社团正不断成熟
器乐进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在这项工作的带动下,学校形成了教师管乐、民乐队,学生管乐、葫芦丝、口风琴、古筝、合唱、舞蹈等多个特色艺术社团。2017年利州区首届合唱及器乐比赛,学校的器乐和合唱社团均获特等奖,在全市第九届中小学艺术节中,我校的器乐合奏《瑶族舞曲》顺利进入市级评选。
3、用器乐创特色,社会评价高,影响力大
在强力推进器乐进课堂的进程中,学校的艺术工作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多次高度肯定和认可,社会评价高,影响力大,成为广元西片区家长首选的优质学校。
艺术能涵养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良好艺术修养会让人终身受益。学校需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用美的环境感染学生、用美的课堂吸引学生、用美的作品熏陶学生、用美的人格沁润学生,用器乐的魅力激发教育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