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 买仲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

    ◎   甘肃省广河县谢家小学   买仲华

    摘   要: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明确的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处处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这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创新意识的培养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让他们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都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快乐,而不是将培养的精力仅仅耗费在有天赋的学生身上。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要想创新,必须需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好奇心是走上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作为人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秘。例如,在教学 “小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3、30、300”,然后提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上来了,心想:300、30、3这些大小不等的数字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深思.最后他们得出了“3元=30角=300分“”3米=30分米=300厘米”等结果.此时教师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们一听好奇心更强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都争先恐后地说“:3元和3.0元、3.00元相等.”教师继续追问“:2、2.0、2.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并出示课题“小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课程,就很有目的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不仅在快乐的学习中探索出了新知识,而且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得以提升。 

    二、 创造民主自由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和接受的关系,再加上传统的“严师出高徒”影响下师生难以形成互动关系。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学生不善甚至不敢去变大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创造一个民主的环境,师生平等,无论学生提出多幼稚和离奇的看法,教师都 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例如“1+1为何等于2”,在人们惯性的思维里认为理所应当,而在涉世未深的孩童眼中又会有怎样的理解呢,而学生又是否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呢。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理解,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只做单纯的传播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教态亲切、快乐教学,表扬鼓励、及时指导,因材施教。学生在这种民主的环境下,思想不受打压,自由的发表看法,能够真正的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学生一旦享受到这种开放的乐趣,就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正是依赖这个开放的环境得以孕育。

    三、 注重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在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一门非常耐人寻味的艺术,需要教师去科学设计,用心解读。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时,通常的教学模式就是直接教给学生计算公式,然而对于如水杯、木桶、热水瓶等,“为什么都做成圆柱体”这一简单却不为人所注意的生活现象却很少去思考。为此,我让学生开展讨论:“除了美观以外,是否有其他数学因素”?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让学生把这作为课外题去思考。后来,在一次野营时,我给每个组一根长60米的绳子,要他们在地上围一个平面图形作为本组的活动大本营,看哪一组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学生通过分小组活动,围成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再通过比较、计算得出:当周长一样时围成的各平面图形以圆形面积最大。反而言之,当平面图形面积相同时,圆形的周长最小,让学生明白在同样容积的不同容器中,如果容器的底面积和高一样,那么以圆柱状的侧面积所需材料最少。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地、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结束语: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使课堂生动化、有趣化,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营造民主自由的氛围,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其创新兴趣。更应该注重教学与实际相联系,用实践检验真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继全,教育教学论坛,2013-10-30

    【2】于东凤,基础教育论坛,2011-11-28

    【3】黄晓静,金色年华,2011-01-18


    点击次数:74  发布日期:2018/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