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语交际教学 陈璐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中国石油广安希望学校 陈 璐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载体。口语交际教学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实施,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倾听能力,还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可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并不如人意, “口语交际”常常遭遇尴尬,常有不肯交际、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口语交际”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那么,如何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使学生的“口语和交际”水平都得到同步发展,让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经过几年探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可达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新课标提出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教育学家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口语交际也一样,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才会触发语言动机,语言技巧才会提高,学生也才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我教学《上学了》,因是一年级的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学生显得很拘谨,谁也不愿开口。当我的口语交际即将走向死课时,我把学生带出了教室,带着学生参观我们的学校。(教学楼的结构,操场,围绕校园看一圈,边看边介绍)。然后回班提问学生:“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操场上有什么?周围怎样?你喜欢这所学校吗?”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在老师的提示和指导下,说出了 “我们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美术室、舞蹈室、微机室等各种功能的教室。教室里高年级的同学正在读书、写字,认真听老师讲课。操场上,有的同学们在上体育课。操场旁边有一面五星红旗在空中高高地飘扬。操场周围栽满了花草树木,还有一棵大榕树像一把大伞一样的长在校园里。我非常喜欢芒市四小。”像这样由课本内容到实际生活的练习,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同时也使课本知识得到了延伸和升华。所以,口语交际训练一定要重视情境创设,可以这样说,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二、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都要经过长期地实践磨练才能实现。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口语交际更是如此,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长期训练、实践、锻炼和总结,以生活实践为舞台,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要养成好口语交际习惯,可从引导学生自我介绍开始,介绍自己的住址、家庭成员、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等。如有位同学这样自我介绍:“我家住在法帕教师小区,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我最淘气,经常惹父母、爷爷、奶奶生气,但一家人都十分喜欢我”。这样的介绍虽简短了点,但学生能开口说已是很大的进步了。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让学生讲一些自己看到听到的小故事、笑话、国内外大事等。这样不但能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锻炼了说的胆量,培养了听说的能力与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可以可以进行叙议结合的训练,交际的话题可针对社会、家庭、校园、班级、生活中的某一件事,先叙述现象,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我班开展的有关环保的口语交际课,同学们针对某些同学在校园内乱扔纸屑果皮的现象,联系环境受污染给人们造成各种疾病传染的危害,提出“不乱丢垃圾、讲卫生、防疾病、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看法,实在可喜。像这样的训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的形成也是大有益处,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学生的发言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敢于说,大胆发言。这样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发言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长期坚持,口语交际的习惯才会养成,口语交际的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把口语交际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从社会学角度讲,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节课都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是。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让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学生在每节语文课中,都能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使学生的口语和交际能力都得到提高。
如对于写景的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开展“当小导游”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编解说词,借助挂图或课件向其他同学介绍课文中的景点,并向回答其他同学对景点的有关内容询问,在有趣的“游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有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表达、交际的欲望;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尽而实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