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改革体育教学 彰显学生个性 秦金锋

    改革体育教学   彰显学生个性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柳枝小学   秦金锋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构建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比如某次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制定的主题是“篮球运动”,教师在上课前这样告诉学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篮球,每个人对于篮球的兴趣和掌握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我们今天学习的方式比较自由,我这里有一些练习项目,分别是运球、投球、传球、对抗,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练习项目,课程结束后我们进行验收。”学生听说自己可以随意选择一个项目,纷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选择了运球和传球,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择投球和对抗,由于都是亲自选择的,因此大家的参与兴趣非常浓厚。教师在一旁巡视着各个小组的练习状态,当发现某个小组的学生连运球都不会时,主动上前给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篮球运球动作和技巧,然后继续引导学生。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根本,教师只有尊重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方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体育练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个性,创造发展空间

    小学生成长背景不同,性格也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活用教材,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模式,结合实际需要,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制定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保持自己良好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并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得以展示自我。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对教学策略积极进行调整,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对技术要点进行比较,进一步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以及个性,完成教学指标。

    例如:在进行玩魔球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可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跳法:(1)四个人前后位置连续跳。(2)四个小队连续跳。(3)一个人在原地前后位置连续跳。接着带领学生各种抛法,首先是左抛右接,然后再联系右抛左接,最后是击掌抛高。要求学生按照音乐跟着练习,教师在一旁做好指导和提示。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之下,大家一起游戏,并掌握魔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又在学习中获取了乐趣,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把魔球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整个课堂都充分运用到它,让其贯穿于课堂始终,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在一旁作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去学,去练,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树立起集体意识。

    三、改革教学方式,培养自主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兴趣。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儿童本来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可是社会却把成人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强加给他们。”很久以来,体育教学中那种命令式的口吻造成了师生双方立场上的隔阂,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论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导致本来喜欢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部分变得不喜欢体育课,甚至不喜欢体育活动了。而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教师“要我学”的强制型体育教学为学生“我要学”的主动型体育教学。如在教学第六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时,我先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室里的大屏幕观看VCD。那优美的旋律,优雅的动作,整齐的操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看到有的同学已迫不及待地跟着比划起来,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果然,下课后,就有学生来找我要图纸,找我要学操了。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非常明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方式,全面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应时刻鼓励他们,让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训练方法,这样让班级中每一位学生才能在体育课堂中受益。


    点击次数:180  发布日期:2018/7/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