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效教学氛围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井丽娜
营造有效教学氛围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办育英小学 井丽娜
新课程把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放在首位,强调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构建一种情趣充盈、活泼生动、风采依依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注意课堂导入的艺术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纵观名家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大都精心设计了课前导入,这些导入,看似随手拈来,仔细品味,实则独具匠心,无不透射出他们的智慧。成功的导入,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营造和谐气氛。课前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位老师这样引入: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出示示意图)。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会对课堂学习充满期待。而在期待心理下,学生自然会深入进行探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便能够找到答案。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积极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使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
在执教?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课一开始我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不行,太少了!太少了!”“那就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子喊道:“还少,还少。”“还少呀?那就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吧。” 小猴子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80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0只小猴子,这下你该满 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师:为什么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生1:因为猴子吃到了了更多的桃子了。
生2:因为无论怎样分,每个猴子吃到的个数都一样,都是4个。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每只猴子每次分到的桃子都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培养他们灵活思维的习惯,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从而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相对静态的课堂教学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变得动态、活化。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如何利用小学生的这种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探索,允许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所以,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探索、去创新。
例如在探究长方体的体积时,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1、把小组内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填在表格里。
2、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充分的交流,看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推理,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很好的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强化教学效益观念,在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