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荡 后冬莲
让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荡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东关小学 后冬莲
摘 要: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只有富有激情、智慧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向往的课堂。
关键词:情感;数学教学;激荡
情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传送带、催化剂。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积极丰富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成败。
一、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老师能注意一些细节悉心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红花,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这样的信息给他们:老师是喜欢你们的,老师渴望见到每一个人的进步。他们学习中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认真而诚恳的肯定并加以鼓励。
小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理不稳定,经常是听懂一点,就显得极其兴奋、活跃,如果听不懂思想总爱开小差,影响听课的质量。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后,课堂上学生动手动脑的多了,有一道练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怎样分”?同学们马上投入思考,有的已经动手画起来,我轻轻地提示了一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道题需要学生拓宽思维,灵活地去做。孩子们能做出来吗?我在等待,小欣站起来了,他肯定又不理解,可总是很虚心,“老师,你看一下”。他怯怯地说,我拿过来一看,他竟然做对了,并且是第一个做出来的。我及时表扬了他,他有些害羞,头低着,脸微微发红,但我看得出他很高兴。同学们全部看向他,他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是呀,对于一个学困生,在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后,他内心的情感得到了满足,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使其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激励情绪,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展其创新精神和能力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例如让学生对自己在某一阶段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自己总结自己的得失,认识到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学生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更深刻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也可以同学之间进行评价,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互相监督和互相督促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尤其要将严厉的批评”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化为为充满期待的鼓励和充满爱心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深切地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希冀,使他们都有一颗强烈的上进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同时牵引写的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不仅仅是一味的电化教学和单一性的面授,而是创新和统一了这两种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重视科学地应用现代化的视听媒体,切实实现了手、口、脑、目的统一,全面、系统地激发学生各种感觉器官的参与,跟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相适应,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候,由于秒、分、时等概念较为抽象,鉴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主导是形象思维,因此需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多媒体大屏幕上为学生呈现两根可走动的指针,以使学生思考钟表面还需要什么,再激发学生猜测,进而让学生明确钟表面还应当具备12个数,只有如此,才可以将钟表的时分读出来。因为科学地应用这种方式实施教学,所以迅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我们数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地效果。无论是一个巧妙的比喻,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恰当的幽默,都可使学生回味无穷,从而增强数学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只有富有激情、智慧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向往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时刻感受到一种知识的呼唤、智慧的启迪、人格的尊重以及情感的激发和心灵的关爱。我们期待“情感教育”能更好地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去,给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带来心灵的启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