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李凤舟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陕西省大荔县婆合中心小学 李凤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匮乏,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低下,以致于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便不知如何学习。纵观我校学生的现实状况,我们发现:他们上课学得死,不懂应变,不会灵活运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存在着严重的思维惰性;自习课或课外,如果老师不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就会漫无目的,空坐位上,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学生学不得法,学得苦,学得累,费时间,收效微,学习效果不理想。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
一、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面对语文这门学科,要想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们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尤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充满激情的去融入课堂,融入学生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触摸春天》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片。巧设引趣情境,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语文教师顺势进行诱导教学。指着课件中这些色彩艳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跟春天有过接触吗?大家对春天又有怎样的感觉呢?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学生1:春天就像一个小画家,将桃花染成火红色,将梨花染成雪白色,远远望去如仙境一般,置身其中,我能闻到春天的气味。学生2:春天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轻轻叫醒沉睡的河流,用温情融化冰雪,带领着河流肆意流淌,我听到了春天清脆的声响。学生3:春天好像一个小裁缝,用它那神奇的剪刀将柳叶裁剪得像动漫里的小船,将杨树叶子修剪得像扇子一样。……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们:“春天将生机洒向大地,赐给万物向上的生命力,色彩缤纷是春天到来的讯息,鸟语花香是春天到来的讯息;微风拂面也是春天到来的讯息。利用几张色彩丰富的图片巧设引趣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知识在不断更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
在学习《军神》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学习。首先,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故事复述下来,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然后,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文中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位军神”呢?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同学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品读课文的重点语句,逐渐理解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分析能力;最后,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手术时为什么双手微微颤抖?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将其写出来,以深化课文主旨。?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思考与探究,对语文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并能够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成长,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乌申斯基所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就语文学习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光靠兴趣持续不了很长的时间,只有培养出良好的习惯,才能持之以恒。因此,我们在关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同时,还应沉下心来,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善于提问、积极思考发言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懂”字上下功夫,遇到“拦路虎”不要轻易放过,要认认真真地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意思。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些课文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里“过电影”。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写读后感。
2要养成认真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有的学生往往想到一点就写,写了几句写不下去了,又涂掉重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想一想这篇作文重点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从头到尾都想清楚了再动笔。要让学生乐于动笔,勤于写作,就得改进作文的命题,加强学生自主拟题的练习,多写日记、书信、随想等。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有不少学生作文写好后,往往一交了之。没有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这或许是学生习作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学生的作文写好了,要让他们把初稿念一念,一边念一边改。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作家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小学生更应该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作文的好习惯。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与探究心理,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探寻答案,为学生提供应用语文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与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