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 增添语文魅力 杨萍萍
运用信息技术 增添语文魅力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电化教育中心 杨萍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去,为学生呈现极强感染力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视听效果,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极为广阔的空间。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力的因素。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又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并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如在执教《春》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音画同步的春天美景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相机地要求学生说说看画面的感受,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佳文章和妙诗词,此时学生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为下一步教学中的美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受到熏陶与感染,惊叹于大自然的无雕琢的美,使自已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信息技术的使用,无疑地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以其信息技术丰富的表现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其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
二、创设生动情境,渲染学习氛围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语言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阅读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主题,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如:在教授《父母的心》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MTV。当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的“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陷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台上台下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泪花,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跟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就被激活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就像火炬一样一下就被点燃了。
三、拓展课堂容量,启发学生想象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可谓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天上地下,无所不及,真称得上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学生对其既陌生,又好奇。向学生展示声情并茂的图文解说、动画?,或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多种信息,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视听享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或者,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语文内容,而且还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因而就能及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三峡》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拓展了课堂容量,启发学生想象。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三峡自然风光的视频教学,介绍三峡名字的由来,同时加入了三峡大坝的内容,学生对视频中三峡一年四季风光的不同,自然会对照课本内容,部分学生在学习完课本内容以后,要求再一次播放三峡风光纪录片,在欣赏的同时加深了三峡课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观看三峡风光视频时,很多学生对某些场景引发了明显的联想,小声议论风景对应某句古诗文,这部分风景是课文内容的真实写照。拓展课堂容量,启发学生想象是多媒体技术应用最具特征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多媒体教材内容,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启发学生想象和思考。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语文学科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完全相信,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将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会广泛运用于其它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