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徐莉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徐 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发现了学生有创造力,认识了学生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举措,又是实现民族振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多彩情境,激活了学生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从而激活了学生创新意识。
如学习《海底世界》后,我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扮作现场“导游”下海探秘,并要求向一线的“游客”发回报道。他们思维活跃,几分钟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这里很宁静,在五百米以下就会变得一片黑暗,真是个探险的好机会,好好把握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你瞧,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珊瑚在蠢蠢欲动,连小石子也不甘示弱地翻了个跟斗,有些动物还向我们发出闪烁的光呢!”“祖国的山美、水美,祖国的海底世界更美,尽情地玩赏吧!”……通过这项活动,巧妙地激发了学生说话兴趣,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掀起了他们感情的狂澜,进入了美妙的境界,并用自己的创新情感感染了各位“游客”,同学们也体味到了创新的乐趣。
二、激发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抓住“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设计这样的思维训练题:“那歌声真好听,那就放一段鸟叫声(配乐)给你们听听。请闭上眼睛,围绕课文内容和中心,想像鸟儿在唱什么?”一段鸟叫声放完后,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纷纷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环境真幽静,晚上睡觉很舒服。”“这榕树又大又茂盛,真好玩!”“这里的农民真好,不许人来捉我们,我们生活得多么快乐!”“我们无忧无虑地在这乐园里活动、栖息,就像在天堂里一样幸福!”……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领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教无定法,但教亦有法”,学习亦如此,“学无定法,但学亦有法”。在现代教育观中,教学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和学生的“学”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活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素质教育思想,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同属一类,学习它们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如果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出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就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骄傲的公鸡》一课,这样设计:以课文第二段为示范,教师先“导”,即启发学生说图上画了什么?谁和谁比美?结果如何?然后让学生“学”,即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重点句子朗读,接着组织学生理解公鸡和要比的小动物心理怎样,最后激发、点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变串讲分析为组织、启发、诱导学生探究出“看图说话——找话朗读——理解句子——体会朗读”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所以课堂上教和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多样化的,可由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有灵活的方法,才有活生生的教学,也只有活生生的教学,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四、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创新能力包括深刻的认识能力,敏捷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其中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是核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怎能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点燃创新的火花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活跃的思维依赖于主体的积极性,信赖于主体的求知欲。因而,语文教学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挂图、实物、投影、课件等先进的设备、设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绪,将录相、表演、艺术欣赏引入课堂,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获得成功的机会。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牵牛花》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山坡上的牵牛花,丛林中的野菊,小路边的芙蓉,池塘边的睡莲。一切组合都是那么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最精彩的是当老师问“如果要使这幅画更完美,我们还可以给它加上些什么?”教室里小手林立,个个跃跃欲试,有人说:“画上蓝天白云和初升的太阳,因此在太阳的照射下,花儿才会开得这样艳。”有人说:“在草地上或丛林里,还可以画上茅屋、小亭,使他充满生活气息”……于是教师让同学补画这幅画,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描述,这时,不论哪位同学描述的都比课文内容丰富,语言都比课文有情趣。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要明析新的教学理念,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以创新的思想教育学生。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要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发展创造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设环境,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