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田盛华:学习历史记忆法

    学习历史记忆法
    ◎ 四川省平昌中学 田盛华
    一、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
    1.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同理可记: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
    2.用对比法记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都是统一国家内部的战乱,二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汉景帝时期,“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初晋惠帝时期。
    (2)“七国之乱”是七王联合对付朝廷,“八王之乱”是八王混战。
    (3)“七国之乱”三个月内被平定,“八王之乱”历时16年。
    3.用对比法记忆宋明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
    宋朝、明朝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有: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南宋钟相建立“大楚”政权;明末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这四个政权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为农民政权;二是都有个“大”字。这样一归纳可记作: “献忠大喜(大西),自成大顺;小波中暑(大蜀),钟相受处”。
    4.用对比法记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可以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对比着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1856年,也可以与1840对比着记,记成4—56。
    二、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例如:
    1.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名称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中原乱。
    3.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4.用口诀法记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道“无为”,老庄兴;子墨子,讲“非攻”;韩非子,“法治”行。
    5.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安禄山,史思明,骑胡虎(755),溜山(763)城。
    6.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洪秀全,拜上帝,太平天国大起义;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南京定都换了天。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1.用归纳法记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可归纳记作:一公二平。
    “一公”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二平”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了原始的平等互助关系和平均分配消费品。
    2.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
    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
    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3.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4.用归纳法记忆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中日《马关条约》包括四项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可归纳记作:“一厂,二亿,三岛,四口”。
    5.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古代各行当的“圣人”。文圣——春秋时代的孔子;武圣——三国时代的关羽;诗仙——唐代李白;诗圣——唐代杜甫;书圣——东晋王羲之;画圣——唐朝吴道子;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药王——唐朝孙思邈;茶圣——唐朝陆羽;建筑工匠的祖师——战国初期的鲁班。
    6.用归纳法记忆中国历朝开国皇帝。秦朝——秦始皇(下转第36页)(上接第29页)嬴政;西汉——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晋——晋武帝司马炎;东晋——元帝司马睿;隋朝——隋文帝杨坚;唐朝——唐高祖李渊;宋朝——宋太祖赵匡胤;辽代——辽太祖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金代——金太祖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清朝——清太宗皇太极。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例如:
    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4.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
    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5.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6.用联想法记忆地名
    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一个人的智力胜过他的弟弟不如哥哥,即“胜弟亚哥”。

    点击次数:203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