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华:语文课堂提问科学化浅谈
语文课堂提问科学化浅谈
◎ 广西省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第二中学 陈奕华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效率课堂”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新期望。美国教学专家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课堂提问当作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以便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提问艺术的水平。怎样设计好课堂提问,下面就笔者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其学习态度、效率和结果大相径庭。正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激发学生探求欲,使学生对语文“好之,乐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有赖于教师的良好教风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句话,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为学生着想,想得越周到,师生的感情就越深,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语文新授课的提问,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问题的提出应能使学生快速作出回答,并能明示学生将要干什么,以此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钻研教材,探求问题的兴趣。作为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现的喜悦和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智慧的潜在力量,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教师巧妙的提问,能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情境中来,在教师的诱导下,通过看、想、说等学习实践,积极探求问题的问题答案所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大臣、百姓看着皇帝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却无人敢说出真相,最后让一个小孩子来揭穿骗局呢? 这是一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对于里面的情节,大家都了如指掌,但这个问题显然大家没有认真思考过,而且提出来大家也感到很好奇,为什么作者要安排一个小孩子来揭穿骗局,于是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马上投入课文情节中去寻找蛛丝马迹,认真思索,以获得答案。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所提问题蕴含的疑问和趣味,以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兴味浓厚,情绪激昂,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设计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熟悉教材,掌握课文重点、难点,并考虑学生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听课,教师的讲课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注意从学生听课的角度中苦心捉摸每课堂的重点、难点,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把学生思路引向深入,使学生从具体的描写中,把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刻领会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毋庸置疑,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他们能面对教师和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教学本文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中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学生先读课文,然后展开讨论,很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回答,既可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有条理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与之相应的语言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提问中应注意:(1)对知识面窄,学习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提问要简单些,注意给他们创设一种合适的气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地回答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理解能力强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设计问题可以难一点。(2)个别回答与集体回答相结合。(3)提问内容是教学重点、难点和易混点。(4)多鼓励,不挑剔。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对学生的进步,应予以充分肯定,激发其兴趣,经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迅速捕捉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干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励。”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大力表扬学习主动性强、会学习的学生,引导学生比、学、赶、帮、超,自主的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最快捷捕捉反馈信息的重点渠道。因为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课堂提问来及时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实行有效地控制。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使每堂课都成为学生思考的大地,思维的王国,确保了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学生潜能的发挥。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新世纪呼唤创新人才,呼唤有独立思维的人才,那么在教育主阵地课堂上,只有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