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吉元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学区甘坪小学 马吉元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多角度的进行分析,老师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思维出发思考问题,进行探究,例如鸡兔同笼问题、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等,这样不仅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在思考、计算、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顺便还回顾了相关知识,在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后,学生有了成就感,对数学学习就更加有兴趣了。
学习了比的应用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对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复习,和往常一样先出示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张老师前年带的是六(1)班,其中女生有24人,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4,全班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方法之多,令人乍舌!
A同学的方法:
24÷3=8(人) 8×4=32(人) 32+24=56(人)
生分析:因为女生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比是3:4,其中女生有24人,我先求出一份有8人,男生有4份,就有32人,所以全班是56人。
B同学的方法
24÷3=8(人) 8×(3+4)=56(人)
生分析:第一步我也是先求出一份有8人,因为女生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比是3:4,说明全班人数对应的份数就是7份,一份是8人,7份就是56人了。
C同学的方法
3+4=7 24÷=56(人)
生分析:因为男女生人数比是4:3,说明全班人数是7份,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七分之三,单位“1”未知用除法,所以老师前年所带的六(1)班有56人。
D同学的方法
24+24÷=56(人)
生分析:因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4,相当于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单位“1”是男生人数且未知用除法,所以求出男生人数是32人,加上女生24人,得全班有56人。
E同学的方法
24+24×=56(人)
生分析:我是接楼上同学的春风调换了一下单位“1”,因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4,相当于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单位“1”是女生人数已知用乘法,所以求出男生人数是32人,加上女生24人,得全班有56人。
F解设男生有x人
x=24
X=24×
X=32 32+24=56(人)
生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即3:4=,也就是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我设单位“1”男生人数为X,得到的等量关系式为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先求出男生人数,最后加上女生人数就是要求的全班人数。
G同学的方法
解设全班有x人
x-24÷=24
x=24+32
x=56
生分析:我首先要感谢前面几位同学,是他们的想法提醒了我,因为女生是男生人数的,所以我直接去设全班人数,从全班人数中减去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最后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x,即全班人数。
H同学的方法
解设全班有x人
x-24=24÷
x-24=32
x=56
生分析:顺着G同学的思维,我也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还是直接去设全班人数为x,从全班人数中减去女生人数就等于男生人数,利用等式的性质去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x,即全班人数。
I同学的方法
4-3=1 3×2=6
24×2=48(人) 48÷6=8(人)
(6+1)×8=56(人)
生分析:从男生人数的4份中借出三份,这样总份数就是两个三份加一份(6+1),当然还是7份不变,3份是24人,两个3份就是48人。48人对应6份,一份就是8人,(6+1)乘8,求出全班人数为56人。
J同学的方法
因为3×8=24 所以3:4=24:56
女生人数有24人,24对应3份,我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点:比的前项扩大8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要扩大8倍。所以直接可以得到六(1)班全班人数为56人。
同学们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到第十种方法出现时,教室里顿时要炸开了,天哪,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想到!!
一道应用题的解法如此之多,超出了我的预想,我的学生演绎出了一段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段精彩不仅深深地触动了我,也引发了我对一题多解教学更多的思考!
一要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下转第53页)(上接第48页)的去思考解题的方案。要想增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情做全面的预设,并在备课中要有创新意识,善于抓住机会,时时处处注意恰当的创设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模式,让枯燥的解题过程变得丰富而多彩。
二是学生具有极强的潜在能力,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引导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技巧,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智慧的增长。
三是要想的得到学生智慧火花的精彩,必须要有能“等待”的耐心。当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老师不要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耐心等待,仔细倾听,学生的精彩、不同角度的思维有时会让大人也耳目一新!
四要关注学生解题的思考过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五是很多习题都可以用不同的解法来解,老师要认识这一点,关注、开发习题的价值,把练习题的范围、延伸、解决问题数学方法的形成、各种方法之间的融合发展成新的方法等思想和思路糅合到典型的练习题目当中,向学生传授、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解放学生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