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促进幼儿走向成功 何娟娟
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促进幼儿走向成功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幼儿园 何娟娟
赏识和尊重是促进人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情感需求。幼儿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采取科学有效的幼儿教育措施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赏识教育是基于人性需求理论,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表扬、肯定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信心的。实践证明:在赏识中成长的幼儿充满自信,成功的概率较大.本文结合多年幼儿教学实践经验,简要阐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
一、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赏识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教育做法。在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采取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的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日常管理中发现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并把幼儿的闪光点进行无限放大,使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幼儿犯错误不可避免,当幼儿犯错时,教师不要大声斥责,要艺术地进行随机处理,运用赏识教育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又能使之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会收到比批评和惩罚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我编排的《龟兔赛跑》节目中,在一次上课铃响后,有一位小朋友来晚了,这位小朋友内心非常忐忑,老师发现他满头大汗,很显然,他是跑着来的。我并没有对这个迟到的幼儿进行批评,反而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来晚了,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迟到而放弃,从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以看出他是非常不想迟到的。”通过这种忽略错误、放大优点的赏识教育,使这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少出现迟到现象。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贯彻赏识教育,不但能帮助幼儿改正错误,而且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学其行”的教育目的。
二、赏识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
每一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形成的个性也截然不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文静、有的善于表达、有的沉默寡言……我们应该了解他们的个性,努力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还要善于发现不同幼儿在不同发展领域的差异性,不再某一方面培养目标上整齐划一的苛求每一位幼儿,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注重给予他们不同的关爱和教育方法,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尊重孩子,因为只有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民主、科学和个性化的教育,也是成功的教育。
如在日常中有的幼儿喜欢将自己的东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东西看得非常重,不允许别的小朋友碰触。这种现象在幼儿管理过程中司空见惯。针对这种现象,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教育,既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分享的行为,也要艺术地处理不喜欢分享的行为,使之逐渐意识到分享的快乐,并付诸实践。
三、赏识教育要尊重事实,避免形式化
赏识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手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管理者和家长重视。在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真棒”、“好样的”等诸如此类的赏识性语言,但是赏识教育的过度泛滥也会影响到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会使其走向反面,背离赏识教育的初衷。因此,在实施赏识教育时既要注意赏识的对象,又要注意实事求是,对幼儿进行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注意赏识的度。过度的赏识就是浮夸,容易导致幼儿虚荣心增强,甚至造成幼儿的反感,也使得赏识教育形式化、庸俗化。如在绘画课上,许多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有一部分幼儿画得不够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表扬、鼓励,要实事求是地对幼儿绘画作品进行点评,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要不吝赞美之词;对画得不好的幼儿要淡化不足,努力挖掘其优点并予以肯定、鼓励。通过这种实事求是的赏识教育,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的兴趣,也避免赏识教育流于形式。
四、创设赏识教育要面向全体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这样一种观念:相信所有的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是可以得到发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说明,除5%的儿童以外,其余儿童在学习能力上并无大的差异,使他们实际上形成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后天的。其中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教育态度以及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水平。对于学前儿童来讲,教师的情感尤为重要。只有当情感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产生安全感,才会朝气蓬勃地成长。他们常常从教师赞许的目光、亲切的手势中捕捉爱的信息,从而增强自信,激发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赏识教育要注意面向全体,不但对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幼儿给予赏识,而且对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也更要关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每个幼儿的特长,创设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幼儿都有得到赏识的机会,使赏识教育雨露均沾,提高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教师通过举行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地进行点评、鼓励。通过这些活动,为赏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赏识教育,享受老师的关爱,使之在赞赏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并逐渐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世界。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幼儿就像是一棵棵的小树苗,他们的茁壮成长需要教师的认真呵护。我们的幼儿教育要从培养孩子成长的高度去审视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和探索,勇于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这样的创新教育才能走向成熟,增强幼儿的素质能力,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