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 李占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

    ◎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   李占红

    摘 要:提问教学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策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并从更新观念、明确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赏识、激励,轻视导向

    如今一些数学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我们常能听到“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说的真好”“你真了不起”的表扬声,然后全班学生“啪啪啪”的鼓掌声,因此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有的还能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份意外礼物。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教师已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注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其实,过多外在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赞赏太多太滥,评价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将会渐渐退去应有的喜悦。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不要过多过滥,一旦学生回答和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了错误时,作为一个教育者要适时进行导向。

    二、互动学习成了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增加互动的频度,加大学生间交流机会的目的,教师有意识的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不管学生是否有无疑问而不厌其烦地去“启发”、“诱导”、“鼓励”,且极有耐心。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一呼,学生百应,且整个互动过程都在教师的控制过程中进行,自然也非常顺利。但是,这样的互动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冲击,更碰撞不出新思维的火花。学生是互动教学的主体,所以有些教师就把互动教学等同于放羊式的师生对话。这样不仅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连传统课堂中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目标都达不成,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三、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从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很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学生才开始说就被打住,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很容易的问题也被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而且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俯下身子,深入了解小组讨论情况并加以指导。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真正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针对以上问题,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对策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1.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作为教师要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那就是要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敢想、敢说,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发展的课堂环境。

    2.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素养。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其次是问题有数学味;最后还要注意问题有挑战性。

    3.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起来,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给教师的定位与原来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是说整个教学的课堂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动脑、动手、去创新。只有这样做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好。

    对策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1.认真读懂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其实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载体,对于教材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地研读教材。例如,现在的教(下转第56页)(上接第45页)材中的“解决问题”,教材中信息的呈现有纯图片的、有半文字半图片的、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结构有完整的和不完整的;信息中有对解决问题有用和没用的;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习题,其实蕴涵着很深奥的道理。如果只是简单一做了之,就不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处理好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使这一形势真正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才会真正发挥“互补”作用。第二,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和组织能力是有限的,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各组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参与课堂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数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点击次数:189  发布日期:2018/4/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