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之我见 王莉
小学语文提高学生口语能力之我见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 王 莉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课堂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适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有话敢说
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在课堂合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势必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教师自身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伙伴,努力营构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轻装上阵,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因此,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树立说的自信心。在学生说后,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及时进行评价,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优点,指出不足;对说得不好的同学也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言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比如:笔者在上口语交际课《我爱画画》时,先让学生猜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什么?当学生猜出谜底(“画”)后,再告诉学生:“画画可以让我们看到美丽的校园,雄伟壮丽的三峡,漂亮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可以看到一个多彩的世界。”顺势揭示课题---《我爱画画》。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学生,可以唤起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让他们兴致勃勃地交流自己对画的喜爱之情。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际欲望
说话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但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具体形象的,因此说话内容一定要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紧密相联: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说说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介绍自己居家布置,尤其是自己的卧室;说说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小物件;夸夸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等。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产生说的欲望,使每个学生“说”起来。平时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目的在于使他们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有了交际的欲望和一定的能力。
例如:教一年级第一册口语交际训练《悄悄告诉他》,其要求是小声说话,传到最后一个,就大声说出来。这次口语交际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到训练,教师可交代清楚游戏规则,然后,将设计的传话内容给每组组长各组最后一名学生把传话内容大声读出来,然后比一比,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可加上动作表情。这样,教师给枯燥的知识穿上游戏的外衣,学生们便乐此不疲,兴趣盎然,结果很快就进入角色,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 语文课堂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语文课堂,光听,光看,光说是不行的。语文是一种综合素养。以前听别人说:“有的人会写但不会说”,“有的人会说但不会写”。看似合情合理。其实,这里面肯定有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是教育的一种欠缺,还是教育的忽视呢?学生欠缺的是什么?教师忽视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扎实抓好学生读、说、听、写每一环节,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吗?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展示平台,锻炼他们的机会,提高在众人面前展现的心理素质,还会有这样的局面吗?据我调查:会写的人,但不会说的人,主要有这几点原因:1?胆小,在私下和朋友讨论时,很能说。可是一旦站在众人面前,可能说得就会很少。为什么?一方面是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是语言组织能力,还没有完全想好。再者就是平时积累有关的信息太少,从而导致心理紧张,忘记已经想好的话。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锻炼学生的胆量,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组织自己想要说的话的能力,理清要表达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一堂课要不仅要让学生读,还要把自己读到的感悟通过自己的组织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也可以是肢体的!这种表达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年级特点有所针对地安排进展。如果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你让他把自己读出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那不是故意给他设置障碍吗?故意挫败他学习的积极性吗?如果二年级的学生,你还不让他尝试让他写一写,你这就是一种忽视学生表达的需要,低估学生表达的能力。万万不可,到了哪一个年级,我们老师都可以让学生跳起来,尝试一下“摘苹果”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长得更快,跳得更高,得到的果实又多又好!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人一生都进行的,说话的训练任重而道远。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