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探析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马锋华

    探析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   甘肃省临夏市广河县回民第四中学   马锋华

    摘   要: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在于“读”与“写”的割裂,使学生在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运用这两个环节的衔接上出现了断裂,所以,在这里我们专门思考并探索“读写结合策略”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语言的积累和语言的运用结合为一体,使语文学习更具有指向性,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针对阅读教学中只读不写的现状,科学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积累;课内指导

    读与写是语文学科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两者在教学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这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重新发现,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呼吁的一种积极回应。但目前我们阅读教学的现状是阅读课常常只读不写,也有的把写作为点缀,缺乏有效的习作实践渗透,重读轻写现象严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呢?

    一、注重课外积累

    (一)课外阅读积累

    自学生进入初一,我就要求他们阅读与阅读教材同步的《语文读本》《早读课本》以及教学大纲规定必读的名著和古诗文背诵篇目,同时要求学生订阅一些报刊,原则上要求每两人一份,统一性放在班级的报刊架上供大家交流阅读,如《语文报》《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等,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课外写作积累

    我要求学生从初一入学开始就准备三个笔记本(一个是摘抄本,一个是素材提炼本,一个是周记本),读书、看报时,见到对自己有益的小知识、小资料、名言佳句、精彩片段等都要摘抄下来。这种抄写过程就是对材料的积累和强化。此外,平时看电视、同学交谈、参加实践活动等也要记录下来,有所见就会有所感,所谓缘物生情、因情生文,将这些活动经过一定的提炼加工,随时写进自己的素材积累本中,以备正式作文时源头活水汩汩涌来。

    二、 注重课内指导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为此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仿写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方式。如写《家乡的冬天》,可全面模仿《济南的冬天》等文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模仿内容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需要注意,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段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就是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的“点”。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么模仿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段,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段,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仿写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段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二)补写

    补写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祥,以拓展内容空间,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1.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2.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3.对情节高潮进行补白;4.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三)续写

    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中写作手法续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段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语言等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

    (四)改写

    什么是改写呢?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它可以在原文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它的形式有: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如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改变语言(如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改变文章叙述顺序(如顺序变倒叙、倒叙变顺叙)等。如在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之后,我让学生改写假设于勒在船上见到了菲利普一家之后的情形。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写读后感

    在学生研读课文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可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抒写学习心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表达和思想认识水平。

    总之,“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明确读写结合方法,加强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读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主径,以课内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这样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点击次数:75  发布日期:2018/4/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