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刍议 赵锦阳

    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刍议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双龙中学   赵锦阳

    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主旨。在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实验探究”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落实这些要求,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深层次的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实施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追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实验探究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化学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核心素养之一,实验探究教学的成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影响尤为重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具有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通常包括实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设计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实验观察能力是人们运用观察方法,全面深入正确的认知事物的能力,它具有敏锐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必须做到:

    (一)激发学生实验探究兴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我在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喜爱观察的习惯。例如,家作实验“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我一个任教班级有56人,结果有5条以内的现象占50%,6至10条现象占35%,11至15条现象占10%,16至18条现象占5%。说明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认真仔细,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欲望。

    (二)有目的的进行选择性观察

    对化学演示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段进行观察。如镁条燃烧的演示实验,指导学生首先仔细观察燃烧前镁条的性状,在点燃时集中观察镁条燃烧并发出了耀眼的强光,接着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成物上来,观察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这样分段观察,层次清晰,可以获得全面的感性知识。

    (三)抓住实验本质现象

    比如氢气在玻璃导管口燃烧,为什么刚点燃时的淡蓝色火焰很快被黄色火焰所遮盖?这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时进行补充实验,明确黄色来自玻璃导管口的钠离子的燃烧,正确地得出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的科学结论。

    二、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胶头滴管的操作,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加热,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多次训练,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如有两包黑色粉末,一包是木炭粉,一包是氧化铜粉末,请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哪一包是木炭粉,哪一包是氧化铜粉末。本实验的关键是让学生搞清楚实验原理和目的。实验的原理是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蓝色溶液,而木炭粉和盐酸不反应,实验的目的是根据实验现象不同而区别哪一包是氧化铜,哪一包是木炭粉。通过上述实验的设计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操作技能,同时使有关实验的操作技能得到巩固。

    三、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各种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创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通过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老师演示锌与稀硫酸反应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同学们看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现象,老师适时诱导:如果要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用于实验氢气的性质,请大家设计一套制取装置,同学们很快设计出一个简单装置。老师继续诱导:如果要加酸方便,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考虑到漏斗,教师接着有诱导:漏斗的使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又接着:如果要控制反应,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又怎么办?探究得出可用夹子来控制,借助生成的气体因排不出而把酸压入漏斗达到固液分离,而使反应(下转第6页)(上接第3页)停止。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装置培养创造能力

    例如,除去氧气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而得到干燥氧气,需要哪些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装置图。

    学生动手做实验时,在我任教的一个班级里75%的同学能独立完成,25%的同学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才能完成,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又比如,怎样证明氯酸钾的成分里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先由同学们设计方案,老师审定,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辅导。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三)通过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实验习题的教学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我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根据实验探究的要求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用实验去检验方案的正确性。在实验习题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预习实验细节内容,由学生设计出实验方案,并根据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修正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必须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学习、深层次理解,并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程科学探究教学积累经验,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出版社 2001(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4]沈翔.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6(29). 


    点击次数:200  发布日期:2018/4/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