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陈荣祥: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四川省冕宁县石龙第二小学校 陈荣祥
    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多年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追求高分,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墨守成规,没有创造性思维,缺少创新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多年来我在数学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邱教授的“尝试教学法”运用“五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的基本教学程序,把“两主”辩证的统一起来。“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思,在自学中创”,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我注意做到:
    一、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柱。“尝试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出示问题——自学——讨论讲解”的主要课堂教学程序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地参与时间和更多的活动空间,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主动的地位,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自学尝试、探索研究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创新欲望和积极的创新学习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尝试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尝试问题”是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及进行知识迁移的主要材料。因此,只有富有启发新颖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 “三味书屋上午卖出练习册604本,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多卖出145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书?”一开始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做一做,连续两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惠民商店上午卖出练习册100本,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0本,下午卖出多少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如果把“下午卖出多少本?”这句话去掉,这道题能解答吗?自己先试一试,不会的先请教一下不开口的老师——课本。这样出示尝试问题,富有新意,激发了学生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去看书学习——尝试练习——讨论质疑——悟法明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2、利用“自学尝试”来营造创新的氛围。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创新的必要前提,而学生能否自主的学习关键在教师的善于指导。“尝试问题”出现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自学课本,尝试解题”的阶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营造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强求学生的做法、想法与自己的一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给予支持和鼓励。如:在学生“自学尝试”125×808=?的简便方法时学生合作讨论出现了8种不同的解法。
    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这些思路,赞喜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才全面开放发展。
    3、利用“讨论讲解”给学生创造空间。“学生讨论”抓住知识构建规律和重点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意见,在争论中明理,在研讨中创新,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和分析推理能力。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发现、研究,归纳出要求一天共卖出多少本书 ?就必须先求下午卖出多少本书?解题时,关键找出隐藏条件,提出中间问题,分步列式解答。
    二、“尝试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最终体现,是学校教育目标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尝试训练”作为教学的延伸阶段,让学生在“试练”中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再创造”的学习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1、进行联想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只有对已有的经验及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或空间想象,才能悟出新的见解。因此,“尝试训练”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尝试学习分数的联系时,教师设计如下的练习:当你看到甲数是乙数的4∕5时,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联想到:①乙数是甲数的5∕4。② 甲数比乙数少1∕5。③乙数比甲数多1∕4。④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⑤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4∕9。等10余种关系。让学生把分数、比例等数学关系完全理解清楚。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尝试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创新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尝试训练”是进行新课的延续,为此,教师应努力发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的多发性,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如“自学尝试”混合运算应用题。涉及如下尝试练习题:“五年级学生有51人,参加唱歌组的有15人,参加舞蹈组的有22人,其余的参加科技小组,参加科技小组的有多少人?”让学生根据题意,自主的发挥独立再创造潜能,虽答案一样,但方法灵活多样了。学生按自己想法去做,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这也是通往创新之道。
    3、开放性的训练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训练”作为进行新课的延伸和发展阶段,要重视利用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条件问题开放题。设计如下训练:“————昨天比今天多卖出20本书,————?”让学生补充不同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应用题再解答,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尝试教学法”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造的课堂学习氛围,把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良好途径。

    点击次数:143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