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宁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陕西省大荔县东七初中  李  宁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此形势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要鼓励有个性的阅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要引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发展,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曾说过:“现在的语文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紧张的语文教学中少计较些一城一地的得失,抽出一些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呢?尽管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专家们都在呼吁学生要阅读经典,但是不是经典就适合于所有的学生,适合于任何时代的学生呢?学生作为阅读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知识积累是千差万别的。阅读的文本、方法不可能整齐划一,也不能够整齐划一。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即读自己喜爱的书,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这样的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令人神往。因此,老师及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于他们读的报刊,诸如《读者》、《青年博览》、《演讲与口才》、《中学生天地》、《中学生阅读》、《中学生语文报》、《语文学习》以及各级地方报纸等。

    二、加强课文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读熟文章,积累词汇。课内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中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同时,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今后的写作中应用。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课文,虽不全是名家名篇,但也经过精心筛选,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我每教学一篇课文,都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熟读和背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比如,教八年级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背苏轼的一些词,还可以找一些苏轼的词来做习题赏析,这样,学生积累的多了,对苏轼词的风格自然就有了自己的领悟。这时,再拓展到其他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使学生不仅了解了苏轼的风格,就是对豪放派词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举这个例子,我只想说,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拓展视野,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对他们有帮助的书,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自己的领悟,久而久之,就成了语感了。

    三、多给学生一些成就感,让他们体会到学语文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有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中教师要让全体学生都充满学习成就感.俗话说:“十个手指有短长”,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如写作方面,对于写作功底好,兴趣浓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立意,布局,语言等方面逐步提升,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尽量激活其写作热情,只要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肯定。同样在阅读,听说方面,教师也应根据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并由此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欢乐。

    比如在教学生写作文时,老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法教得认真,学生听得也津津有味,但真正写起来却发现往往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这时老师不应着急,不能把眼睛盯在学生的缺点上,而要看学生多大程度上贯彻执行了你的教学理念,有哪些优点,抓住这些并放大来大加表扬,而缺点暂时忽略,适时再提。记得我现在教的班中有几个男生,入学时作文极差,一到写作文就头痛,有时甚至不写不交。但我在一次作文课时发现他们听得用心,写得很认真,于是一下课就把他们叫到面前给他们当面批改,开始他们很担心,害怕受批评,但我不管他们作文中的缺点,而是在他们的作文中努力寻找优点大加表扬,渐渐的他们自信心来了,觉得自己的作文原来也有优点,成就感上来了。于是和我讨论起来,谈到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向我提了不少问题。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欠交作文,还经常自己写了作文交给我批改,作文水平大大提高,有一个还在期末统考统改中作文得分全班第一。因此,只要抓住学生希望获得认可,希望获得成功这一点,教学就一定能成功。

    总之,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语文运用与实践机会,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学生在美丽的母语世界里尽情畅游,感悟母语带来的无穷魅力!


    点击次数:77  发布日期:2018/1/2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