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议高中生物教学让学生乐学好学的途径 罗杰

    浅议高中生物教学让学生乐学好学的途径

    ◎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罗   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乐学、好学情绪的培养。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有些是很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新课改下,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建构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的学生主体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让学生乐学好学的途径简单梳理一下。

    一、实施情感教育,建立信任桥梁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双向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的。只有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情真意切才能使学生满腔热情的投入学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对学生冷漠、鄙视、厌恶、嫌弃,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并向逆向转化;反之,教师对学生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并可能向正向转化。我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怎样的学生,都会在情感的感召下,受到触动而接受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情感教育是教师为每个学生的人生大厦铺垫的最初基石。有了这样基石,学生爱学、乐学的求知欲才能得到激发。我常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课堂上我们是师生,生活中我们是朋友”。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很自觉,高兴地做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便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因人施教。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分析、思考问题。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如《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讲述: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二)借助多媒体、游戏等,突破教学难点

    随着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进入高中教材,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亚显微结构等,成为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而多媒体作为最直观、最形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适当采用游戏实验将学生置于一种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掌握难点知识。例如,讲解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就可利用人类10对单基因控制的性状,采用不同性状的组合方式,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认识人类的一些单基因性状,一定会兴致盎然地参与到整个实验中,气氛异常热烈。教师再适当讲解,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进一步理解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为知识的灵活应用奠定基础。

    (三)做好课堂实验、开设课外活动,激发兴趣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实验除了真实、直观、形象、生动之外,还是一项目的性十分明确的操作活动。它对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都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均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实验,并力求使学生实验成功。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不仅满足他们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动手动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实验成功之后,此时学习成功的喜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能够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

    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自然现象的文字再现,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自然知识硬性地放到课堂上解决,不仅是学生,即使是我们教师也会感到索然无味的。比如,在讲解完全花的结构时,我们常以桃花为例,往往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可是学生不知所云。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把这节课搬到室外,让学生一边观察,老师一边讲解,那么,我们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自然界才是学生真正的生物课堂。生物学知识,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生物现象的一种文字概括。生物学教师只有把我们的生物课堂嫁接到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变得真实而具体,充满趣味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如采集并制作植物叶片标本、尝试米酒的制作等课外活动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正确方法

    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相对于高中其他的理科学科,生物的学习较为简单。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一)重视课本,适当参考课外辅导资料。对于生物学习来说,课本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每当老师讲完一节课后,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小结,这里是需要学生认真听讲的地方,不要以为一节课都认真听讲了,最后知识总结是在讲重复的地方所以便开小差。课后小结有它的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老师用简单明了的框架说明这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总结性,是学生应该学会并且会应用的技能。对于课本的内容,每一节、每一章都应该有自己的总结,知识概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课本知识。 

    (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实际相结合。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知识内容需要记忆,但是生物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便需要适当的结合实际进行记忆。

    (三)加强习题巩固,建立错题集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必由之路。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必须经历做题的过程,当然生物也不例外,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觉得自己这个知识点会了,便不再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要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建立一个错题本,对于错题要有自己的反思与总结,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中充分准备好能调动学习兴趣的资料、练习、活动等,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要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点击次数:139  发布日期:2018/1/2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