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浅议 李家旺
高中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浅议
◎ 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 李家旺
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复合性人才缺少化学科学基础知识或其常识,而能真正胜任其所从事的生产或工作以及能达到科学地生活等是难以想象的,随着化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化学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的各种方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各种能力,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更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愿望。
一、更新课堂教学形式,把讲堂变为学堂
由于高中学生年纪不很大,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并且学生不可能在学校读一辈子书。作为教师,教给学生怎样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为突破口,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化学实验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走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重点是通过互动教学,教给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转变教学观念
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点变为学生构建知识的互动合作伙伴,上好观察讨论课,比如在上金属的用途之前,首先分组讨论“列举你家中有哪些金属制品?”然后教师在归纳总结,就是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够说出一些金属制品,于是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既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机会,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在此活动中使学生愉快地掌握金属铁的用途的有关知识。
三、确立合适的科技项目,让化学课充分发挥作用
选的科技课题要是适合中学生做的实验,且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自行设计一些科技项目。其实只要是适合中学生搞,并且能够发展学生智能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科技项目,都可以作为课外科技课题,放手让学生去做。这里确定研究性学习题目显得极为重要,学生在研究中,尝试着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既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课外科技活动内容,教师开展好这些活动,又不敷衍了事。如:化学与生活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本期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怎样检验市售食盐是否加碘?》从问题的提出、检验原理、仪器准备到问题的解觉,同学们一直热情很高,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到问题解觉后,个个都表现出一种得意的神情。因为他们感觉学到了一种本事,同时在这一活动中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关于IO3-+5I+6H+=I2+3H2O”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四、注重能力培养,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中应着重抓住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个核心,包括观察、比较、动手、发散思维、创新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的训练。高中学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在观察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生获得真实的感性知识易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精神。所学知识源于课本知识,高于课本知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更新了知识结构,为发散思维的训练打下基础。
五、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做好分组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观察、操作和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验过程扩散列举,探究新知,在实验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获得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在传播科技信息,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聪明才智、早期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为造就新一代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垫定了物质基础。
六、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体现在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教师反映“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化学课堂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互动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当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实验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应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加强直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求学生在具有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不断获取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自学能力,“互动教学”则是最好的途径。我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打破重理论、轻实验的偏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