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批改方式多元化的实践与探究 孙文艳
小学习作批改方式多元化的实践与探究
◎ 安徽省合肥市梦园小学 孙文艳
【摘 要】
习作批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精批细改”的传统作文批改模式让小学语文教师们累得筋疲力尽,而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却往往收效甚微。通过运用多元化分层建构的学生互改、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师评改、家长参与的多元指导等有效的批改方式,改变了传统作文批改的做法,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锻炼学生修改能力、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目标,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习作批改方式; 多元化;
【引 言】
小学作文批改方式的创新是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这就是强调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既能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从深层次上激发写作的热情,又能使他们提高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评改作文不是作文教学中的最后一道工序,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写好作文的开始。面对学生习作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主要采用“以批改促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习作批改方式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作文批改方式创新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我进行这项探究之前学生作文水平差距很大,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当时学生习作主要问题有:缺乏浓厚的兴趣。害怕作文,有畏难情绪。没有生活积累,无话可写。写得太简单,写不清楚,写不具体……针对这些问题,我主要采用了“以批改促写作”的教学策略。
作文批改方式探究就是要改变教师批改习作的单一模式,要让学生对批改习作感兴趣,教师平时就要注意课堂评改形式的多元化。在这次课研究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我初步探究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如下:
1、网站点赞批改。
开通班级空间、班级微博或者班级QQ群,让学生随时把自己优秀的作文发上去,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和点赞、评价。每一次学生发完作文后,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可以给这篇文章进行点评,学生收获了成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学生习作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了。
2、学生习作社团成员评改。
教师从班级中抽出十个优秀学生做为习作批改社团成员,培养他们的评改能力,使他们优秀于其他学生,教师可让学生习作批改社团成员评选出每次习作的“十佳习作”和“进步习作”,并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展评,让班级学生对习作进行鉴赏、修改和评价,通过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
3、教师面批面改
面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比如:不知如何开头?从头写到尾,没有分段?不知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不会准确运用标点符号,有的干脆一逗到底……(全篇文章只有一个句号)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教师在面批学生时,态度和蔼,用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同孩子一起来批改作文,让他自己边读作文,一边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教师的鼓励,是学生进步的良药。
4、教师互换评价
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之间交流,互相了解同年级学生习作情况。期中、期末检测时间,我们采用了教师互评互改方式,别的老师给学生的作文批改,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差距,也有利于本班教师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这种批改方式是双赢的方式,经过几次实验,效果明显。
5、学生同桌互评改。
学生自评作文后,同桌互相交换习作进行互评互改,评改过程中按归评改标准和要求做好修改,写好互评评语,给出评价等级或分数。
6、学生小组四人轮改。
教师可将本班的学生随机或好差分组,每个小组四个人,设好小组长,小组调换修改习作,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修改,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单独轮改四本作文,写好评语,然后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四本作文进行讨论,评出写得最好的一篇,参与“十佳作文”的评选。
7、学生自由组合交换互评改。
让学生在本班的学生当中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对好的朋友或最有竞争的对手等进行评改,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评改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给一个好朋友改,也可以给几个好朋友改,经过实践,学生最喜欢这种评改形式。有时教师也可以规定,每一篇习作至少要有两个同学评改。通过学生在教室里互动,学生评改的热情更加高涨,收到的效果也不错。
8、学生好差“一对一”交换互补批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习作写得比较好和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组合。写得好的同学着重帮助写得差的同学修改作文,并耐心地对他进行辅导,使差生可以从写得好的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差生修改优生的习作,主要是圈画出好词好句、写得有特色的地方,学习习作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此种形式的批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批改的意义,对于评价要视一对一的合作情况而定,只要有进步,能互相帮助,都可以给好评。
9、家长批改。
每次学生写完作文后,学生读给家长听,让家长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评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家长通过批改孩子的作文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另外,家长也感受道了老师批改作文的不易,更尊敬老师了,有利于家校共建。
10、学生自评自改。
这是每一次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学生自评互改的第一步,每个学生再次拿起自己的作文大声地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是否生动优美,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的,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以读完后再进行修改,时间大概为十分钟。
二、习作批改方式多元化研究取得的成绩
(1)学生学习成果
1、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习作水平显著提高,多名学生习作发表;
2、通过课题研究前后的对比发现,多元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了学生互评互改习作、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3、减轻了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喜欢写作文;
4、编写了学生优秀作文选,让学生体验了成功。
5、开通了班级空间,学生随时可以上传自己的优秀作文到网上,别的学生可以学习借鉴,可以点赞,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了。
(2)教师认知成果
1、转变了教师单一批改习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家长都参与到习作批改中来,激发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
2、提高了习作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是会有相应的成效的,学生现在不再害怕写作文了;
3、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更和谐,家校合作更紧密了。这次的习作批改课题研究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真的很用心,全身心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努力。
4、学生习作的发表和班级网站的开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为以后学生习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5、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法和学法的改变,使得老师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三、习作批改方式多元化研究的反思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新课标还要求:"作文批改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国内外作文评改方式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在国外,有关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都各见其仁。像美国教学专家把作文评改分为教师评改、 同学互评和自我评改三种评改分阶段进行。还有教师提出“编辑小组”法。小组至少要由三人组成,大家都对同一篇文章,按不同角度修改。组内学生可以互换角色、轮流承担不同任务,使每人都能以不同角色去修改文章,从而提高修改文章的多种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把作文写得更好一点的愿望。日本语文教学界也非常重视作文评改的研究。许多国语教师则常常采用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学生与家长评改一般不求全面,老师的评价则综合些,他们的某些看法和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开放作文评改过程中,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挖掘每位学生习作的个性优点。无论是教师的口头评述,还是书面评语,或是学生间的互相评改,多要用"情"去评,去改,去交流,要努力张扬每篇文章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如能把作文评改课加工成作文欣赏课,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即使有明显缺陷的文章,也不应一概否定,可用谈心的方式,商量的口吻进行评改,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激发其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
②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