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桂萍:又谈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又谈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中学 邱桂萍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很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常常因为不喜欢某位科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平等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出发,考虑让学生主动学来获得知识、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同时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
二、教会学生学习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注重多解题解题法的引导、提示。
三、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函数可举“假如你是工程队的负责人,现在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种的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的工人的月工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的人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问甲、乙两种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可使得每月所付的工资最少?”的类似例,大家的学习热情立马被“花最少的钱来完成任务”调动起来了,于是便积极的投入到了解析中。
四、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内容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可选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应不只局限在教材上,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
五、采用多样性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后,引导学生思考特殊情况——角的一边经过圆心,一般情况——角的两边都不经过圆心,并有意识地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转化、分类、分析、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法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法。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主要适用于证明、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实践、实验、想象、推理、领悟等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创新情境——分析探究——猜疑假设——论证评价”,主要适用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例题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它要求在例题的选择和配制上,突出探究性,;解题环节上,要突出探索活动;在探索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大组报告等形式进行探索和发现。
(四)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
小组合作教学论文法就是把班内学生,根据知识积累、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单一的注入式转变为师生间多向式的交流形式,并随时加以调控,引导学生发言,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特别是把掌握知识的评价与创新能力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五)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对一些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人们以某些已知的事实和一定的经验为依据,对数学问题作推测,形成命题,这种尚未判明真假的命题就是猜想,再对命题进行验证。比如教学圆周角定理,可在展示课件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合理的利用Office工具软件、Internet网,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它,将极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方便学生对数学数据的采集、处理,获取做论文资料,也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总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就能有效提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