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之美育人 罗四新
以数学之美育人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罗四新
摘要: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因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数学 美 育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的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但是,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人们却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其美育功能。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
一、以美激趣
数学老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继学习作好准备。如在《轴对称现象》一课的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如建筑物、脸谱艺术、国旗欣赏、车标标志、交通标志、几何图案等,同时,再配上精彩的解说,把学生引入一个充满轴对称的世界中,感受着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创造美,以此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
另外,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提高学习兴趣:数学题目中凝聚着数学的精华,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揭露它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使他们感受到化归、变换、数形结合、分解与组合、类比等数学方法的巧妙、新奇、别致,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解题中通过对问题的解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一题多解美中更美的创造乐趣;在把知识加以整理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和谐、统一、简单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使学生在受到数学美的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以美动人
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数学的热爱,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通过高尚的人品,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美育的效果。
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自己必须成为在美学上有修养的人。能有泛读数学史和数学方法论的兴趣,且能涉猎一些创造心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能系统地学点美学理论,要求了解一般的美学原理,如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美的本质,美的形态,审美意识的本质,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科学美的本质,数学美的含义及其特征;能对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了解。
数学教师尤其要用语言美打动学生。一位数学教师的语言,如果能做到吐字清晰、音质优美、速度恰当、准确、严密、精炼地传递数学信息,就会使人产生悦耳动听的美感。若再辅以形象生动,巧设比喻,风趣诙谐,能以诗歌、口决、讲故事的形式予以推演和表述,就会妙趣横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中,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概念,借助生动的比喻去理解题意,生动形象,易读易记。板书字迹工整、美观大方、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绘图正确,好的板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给人一种美感。最后教师也要注重姿态美和装束美。教师的装饰要求朴素、端庄、秀雅、大方,带给学生赏心悦目的美感!
三、以美启智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魅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如解一些多向型开放数学题,当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出后,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纵横联想寻求其它解法,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从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此时,师生情感交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以美立德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情、意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也能起积极作用。例如,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最新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既激励了他们为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数学美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五、以美创新
创新意味着对过去的超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创造性的时候,学习的过程便充满了美的魅力,而成为学生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即是在培养学生的创美能力。所以我们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保护学生每一个创新的小火花,激发全班同学的创新激情。在数学课中同学们都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家都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与精彩。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认为:数学创造发明的关键在于选择数学观念的最佳组合,而这种最佳选择往往就是依靠美的直觉作出的。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几何图形,而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图形都是几何图形,它们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或由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如矩形图形中是最合理和最美的图形,矩形的长和宽是用黄金分割来组成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线条美和图案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如房屋装修装饰中大部分都是几何图案。引导学生把图形美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激发他们创造图形美的欲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美!
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由此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数学美的特征,掌握渗透美育的机会,向学生展示数学美,激发学生的爱美本性,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用美的眼光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从而最终完成对数学美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