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德建设 塑造师表群体 秦梅
强化师德建设 塑造师表群体
◎ 湖北省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 秦梅
师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学校并非世外桃源,教师也不是圣贤之人。社会上 的一些不良习气也影响到了"窗口"的变化,一些有损教师形象的事时有发生。近几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些事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强化师德建设,为素质教育塑造师表群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强化师德建设的意义
(一)强化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学校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不仅说明学校社会群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还体现了教师职责的神圣。"身正为范,字高为师."教师只有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具备高尚的品格,才能无愧于新世纪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信息化全球化.物质生产快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生活领域里出现的某些庸俗,奢侈腐化的作用对我们的教育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容易使一部分人因把握不住师德标准而失掉应有师表风范.这与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大相经庭.因此,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另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化,也都会在青少年的身上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教师正处在导航者的位置。所以,教师准确的自我定位十分重要.
(二)强化师德建设,解决学生素质提高对教师的挑战。
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自身素质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对教师的教育不是言听计从,而是有所见解,有所选择,有所反馈。如果我们不注意言语的约束,行为的捡点,就可能造成学生对您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此同时,学生也容易效仿教师欠佳的言行,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伤害.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时时不忘“为人师表”、“事事注意”、“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学生的行为标本。
(三)强化师德建设,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主旋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而教师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为了不辱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作为今天的教师,应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的表率,当学生的楷模.
首先,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教学育人的灵魂。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来影响和塑造学生,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有可能是危险品。
其次,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书育人的关键。一个塑造灵魂美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安贫乐道,无私奉献精神,这样的教师,才能以人格的魅力去教育、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教育的本质是着眼与人的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强化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是强化师德建设的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栋梁。决定着明天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我们每个教师都要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的高度,提高认识,努力学习,加强修养在广大青少年面前树起一痤道德的丰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师德教育,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逐步树立起一支专业素质精有较高师德水准和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在师德建设中,要注意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制度化,师德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坚持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用典型事例,引导教师真正做到育人者先正己.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
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我认为要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除了要加强教育学习,提高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师德的可操作性,将师德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如:我县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师德忌语”,“教师十不准”,“校务公开”制度,“办人民满意学校”等一系列强化教育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并分形式,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优化育人环境的举措。对促进教职工师德水准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三)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师德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与乐,寓乐于教,历来是我师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的重要经验之一。在实践活动中,举办各种典型活动,如:开展"以德治校"的主体活动,举行“教书育人”、“演讲报告会”、“师德论坛”、“师德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强调大家的参与性,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来教育广大教职工,教育效果比较明显。
(四)以自立为目的,促进师德觉悟不断提高
要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自觉自律是关键。通晓道理,有了激情,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道”。一个形象优良,人格健全的教师,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经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自觉杜绝将第二职业当主业,甚至将捞钱的黑手伸到学生身上的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始终坚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使自己成为师德模范。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者,应时刻以师德标准要求自己,不但坚强政治学习和理论研究,以实际行动,塑造高尚的师德形象,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铸造一个高尚的师表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