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承载和升华 土丁拉毛
小学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承载和升华
◎ 青海省玉树市安冲乡中心学校 土丁拉毛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途径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学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关键词:大语文、课堂延伸、植根现实、阅读质量
语文作为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学生仅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应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发展到课外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博深知识结构人才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今天就语文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和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提出“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诗文50篇(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二、固定阅读课时间,保证阅读质量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为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被语文课所替代,教师可以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为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课时较松的时候可以放在语文课上,课时紧,则可以放在晚自习上,还可以放在早读课上。学校应把阅读课作为课程之一纳入课程表,这样学生阅读的时间就得到充分的保证。有了阅读的时间,教师就可以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指导,保证阅读的质量。
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所以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我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化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和自习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我再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中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的阅读一本本的课外书籍,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合阅读教学,教给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的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作文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1、勾画法:一边读一边在书中勾画一些好的词句。2、旁注法:在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旁注释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感受。3、读后感法:读完一本书把自己对此书的感受记下来。当然在具体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因人而异。
五、推荐合适的课外书
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生推荐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其中包括大量的古诗词以及许多形神具美的现代散文。除此以外,语文教师在推荐篇目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1、应是健康向上的读物。2、文学的传统与文学的形式。3、内容要广泛。4、注重实际运用。5、生活气息要浓郁。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扩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学习氛围而且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四川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改革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