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看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青海省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 看 着
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目前,它倍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合作,现就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运用,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创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学习中充满温情与友爱,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平等和宽松,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更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之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了关于搜集课外资料的小组合作。和同学们一起上网浏览;和他们一道做资料整理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同学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愿意与教师一起讨论与解决,也敢于对教师的看法提出质疑,师生间进行合作与交流成为了可能。
2、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人拼凑在一起,而应该对时间和人员等有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小组合作只能成为几个人的共同学习,而达不到小组合作所期望的交流与提高的目的。据此,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合作机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
①合理配置合作人员
小组人员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小组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也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在小组交流体会,探究感悟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不同,在各小组中合理地安排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形成了以6人为单位的小组。并且,每小组还选出了小组长,以组织、管理、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
②合理配置合作时间。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小组合作的时间配置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讨论、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在组织学生汇报自学体会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感悟、质疑,以产生对所需讨论的问题的见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进一步合作,形成小组的统一结果,在此过程中,我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适宜的时间配置,以达到合作的充分。
③合理配置合作内容。
合作内容是指每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具体问题。制定的合作内容的好坏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因此,教师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表达。交流之后,提出合适的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认知目标。这样,在合作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难易程度,使学生保持合作学习的兴趣。
3、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
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4、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5、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使合作学习充满活力。
没有反馈,汉有评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长久地进行。在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合作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最活跃的小组、最有收获的小组、最团结互助的小组等,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在合作过程评价的同时,反馈合作学习的成果。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合作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激励性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
对于今天的学生,为了更适应明天的社会,就更应该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合作。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越新颖,组织越巧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高,就越利于开展合作学习。这留待以后继续探求、研究。总之,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