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尝试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李素芬

    尝试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    广西贺州市莲塘镇东鹿小学   李素芬

    摘要:近代教育家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它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它有其鲜明的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教育教学 ;重要性

    早在1980年我国教育家邱学华提出了“尝试教学法”,虽然尝试教学法到现在已整整经历了30多个春秋,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还没有成为一种模式;没有在教师头脑中成为一种定性。前段时间我们又去听了教研室吴老师的《尝试教学法》的专题讲座,心里感触很深,觉得尝试教学法势在必行。目前我们教师大多数在上新授课的时候,都还用着传统结构的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始终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不要求创新。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几天上新授课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以后,我觉得学生特别有兴趣,老师不但教得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用尝试教学法。下面就以我上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新授课运用了尝试教学法来浅谈我的感受。

    一、尝试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上出发,以旧拓新

    吴老师讲到尝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六段式”课程结构,一是基本训练;二是导入新课;三是进行新课;四是巩固练习;五是课堂作业;六是课堂小结。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第一段基本训练我就设一些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和两道整数加减法练习题,如0.4+0.3=  0.5+0.8=  0.7+0.5=   1.4-0.8=   2.6-0.3=   0.9-0.9=  8.4-7.5=  等等,并让学生在做题时思考三个问题: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从哪位开始加起;相加满十,不够减怎么办;通过复习,有目的的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我又把加减法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通过利用旧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二、尝试教学,有利于发挥两主作用

    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时,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授课前我就以我家的水费78.65元,电费165.75元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很快能够提出加法和减法的数学问题,我再进一步引导,“谁能帮老师算一算这个月的水电费一共要多少钱?”老师出示尝试题引导:“谁能不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做题?”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学生很快就能根据旧知识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来进行计算。接着我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再让老师总结。真正体现近代教育家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它改变了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努力,进行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它有其鲜明的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接着我出示挂图,里面有2004年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和加拿大运动员第一轮及第二轮成绩表,我国第一轮成绩是:53.40分,第二轮成绩是:58.20分,加拿大第一轮成绩是:49.80分,第二轮成绩是49.20分,“中国队总分领先多少分”我把这个问题丢给学生,向学生提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接着我又设置多种练习:如变式练习;游戏练习,为学生多层次的尝试练习,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三、尝试教学是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教学

    早在2300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说过:“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迟钝,也要尝试,这道出了尝试的普遍性。英国莎士比亚也懂得这个道理,他说过的一句名言:“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勇往直前的尝试者、革命者,他的名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求大家敢于去尝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在浓浓的尝试和创新氛围中尝试,当提出尝试问题后,教师要设置尝试情境,用语言诱发:“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有讲,谁敢试一试?”“ 这个问题有难度,谁能尝试?”“你能不能说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你能不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解法?”等等。使学生沉浸在尝试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得好的问题或做得好的作业,适当的给予表扬,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如:“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等等这些激励的语言我们不能吝奢。

    四、尝试教学法需要创设和谐的氛围

        最好的创新环境是创设和谐、民主、平等、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宽松自由,不受压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真诚的爱,才能创造真正乐学的环境,创新的氛围。只有在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有亲切感、安全感,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现在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要问,而是有问题不敢问。学生心理上有三怕:一是怕问题浅,教师嘲笑;二是怕问题偏,教师训斥;三是怕问题多,教师厌烦。因此,学生宁可不求甚解,也不愿冒险提问。从学生的顾虑来看,都是教师所引起的,所以我们教师要设法解除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提问。

     目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着独来独往的倾向,在教学中更应该在尝试中培养合作精神。同学之间合作解决尝试问题,遇到困难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过去上黑板解答尝试题,都是各做各的,现在以2人一组或3人一组,以团队解答尝试题,他们分工合作,先集体商量,然后一人板书解题,一人检查验算。使他们在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中,在同学之间合作尝试中,在老师的赞美声中,在同学们的鼓励掌声中,沐浴着老师的爱和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争论,敢于发表意见,引发学生争论,必须设计出会引发争论的尝试问题,有一次数学课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有同学说:当两个都是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拼成长方形;有同学说:当两个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拼成正方形;有同学说: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那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争论,同学们就可以想出更全面的答案了。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江泽明同志的话告诉了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也就说明尝试教学法的重要性。最后还在会上提出: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提高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教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大胆的尝试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才会有成功。

     二十一世纪,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吧!


    点击次数:155  发布日期:2017/12/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