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不是病毒的“病毒” 张杰峰

    不是病毒的“病毒”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第一初级中学校  张杰峰

    今天下午第三节是七年级五班的信息技术课,在上节信息课上,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个课后作业,让同学们查找收集电脑病毒的名称,写在小组记录本上,以便这节课上课时导入。

    上午,我翻看着学生们交上来的记录本,好些熟悉的电脑病毒名称映入了眼帘——熊猫烧香、CIH、冲击波……,忽然,有几个我不熟悉的名词在我眼前一闪——蓝鲸、莫德。为了确定它们是不是病毒,我决定在百度上查找下。打开百度,输入“蓝鲸”,却没发现一点关于病毒的影子,反而在好多搜索条目中看到它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带着狐疑,我决定看看它的真面目。打开“百度百科”,我瞬间被这个游戏给吓住了,下面是摘录的一段:“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已经有 130 名俄罗斯青少年自杀了,而且这个游戏还在向世界扩张。这款游戏借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国都发布警告。有网友举报称这种邪教游戏已经流入中国,网友称已有人组织游戏群”。我想,我们的孩子们怎么会了解这种游戏,万一真有人会参与,那后果岂不是?真是不敢想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我盼着第三节课快点到来,我要一问究竟。

    时间过得很慢,第三节课来了,我抱着学生的记录本快步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看着以前进来总是满面笑容而今天一脸严肃的我有些不适应。看着孩子们,我说:“今天我们进行下一个项目活动前,先把上节课的作业给同学们反馈一下。好些小组的表现非常优秀,写出了很多电脑病毒的名称,我对这些小组提出表扬”,我点了几个组的名字,“在我看同学们的作业时,有几个组写出了老师都不知道的‘病毒’的名称,为了保证这些确实是病毒,我上网专门查了一下,发现有些不是病毒,但它比病毒更可怕,比如‘蓝鲸’”。话音未落,有学生在下面悄声说“那是个游戏”,“是一款自残游戏”“对,杀人游戏。”这两个声音比刚才高了点。我心头一震,想“学生们居然知道它是一款这种性质的游戏”,我决定有必要多费点时间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我说:“好,谁能站起来把这个游戏简要说明一下?”

    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最后一排的一名同学回答。

    他说:“这个游戏一共有50关,最后一关是让人自杀,如果自杀了,就通关了。”

    我让他坐下,让另一名同学起来回答。

    “这个游戏共50关,比如中间有些关是让人半夜起来站在墙上,站一个小时,有些关是让人半夜看鬼片……”

    看来学生们知道了比我想象的多,我决定做一个调查。

    我说:“请知道这款游戏,并基本了解的同学举手!”

    全班有超过了三分之二的同学举起了手,我心头一惊,没想到在农村学校,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们居然有这么多人知道,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发觉呢?心想:有没有人参与过呢?

    我继续提问:“那谁玩过这个游戏,或者参与过的同学请举手。”我扫视着大家,真怕有个人举起手来。过了十几秒钟,无人举手,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一个念头从心里闪了下,是不是有同学在这么多人面前不好意思举手呢?我决定进行下思想教育。

    我说:“对,它确实是一个游戏,是一个充满着负能量的游戏,全世界因为玩这个而自杀的已经超过了一百人。这个游戏的第一关是让你将自己、父母、家庭成员的所有信息都发给组织者,并且需要附上一张裸照,如果你提供了,也就陷进去了,这和吸食毒品一样,有了第一次,再想抽身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实的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那就意味着永远失去,地球上将来也不会再次出现。这和玩某些电脑游戏不同,那些游戏,挂了以后可以再次复活,可以再次加血,而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将是永远的失去,所以一定要远离这些充满着负能量的游戏!”

    学生们都静静地听着,有些学生在默默地点头......

    下课后,我还在课堂的气氛中沉浸了许久,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过的一段话: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记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也提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即是引导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初中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是必要的。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原定的项目计划将活动进行完,但我认为却是值得的。因为我在课堂中生成了一种实实在在,可能会影响孩子们一生的东西。


    点击次数:70  发布日期:2017/12/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