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低段数学教学 曹艳琼
浅谈如何搞好低段数学教学
◎ 四川省青川县马鹿镇中心小学校 曹艳琼
小学低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小学低段数学对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都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小学低段数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提高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低段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搞好低段数学教学工作,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参考运用。
一、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任何一堂课都是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由于低段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弱,组织教学就越发显得重要。因为低段孩子年龄特点,注意力不持久也不够稳定,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和调控,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校一个年轻教师上了一堂一年级数学课《认识时间》,整个课堂她忽略了组织教学这块,有的学生在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会如何呢?值得思考。总之,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只有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注重引导,不断总结实践,才能更好地驾驶课堂,让学生集中精力,活泼愉快地学习。
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为搞好教学打下基础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我多年的低段数学教学体会,我先来谈谈在课堂上如何营造趣味性课堂。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快乐学习, 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想端正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40分钟课,几乎是很难做到, 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也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散。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实践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益处。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字9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 “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 9名学生围着8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 “8比9少1, 9比8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 “8”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教学的根本保证
听过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因此,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道出了我们教师在工作中所要担负的责任。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应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画图方面要求学生使用工具规范作图,我在示范的时候也要使用工具规范作图。学习习惯有很多很多,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点一点的培养,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我们搞好教学工作提供了保证。
总之,教学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找到适合学生的更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