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从化学中学习 在实践中感知 谷大鹏

         从化学中学习 在实践中感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主题性活动案例

    ◎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谷大鹏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并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发展实验探究能力等。

    一、主题目标

    1.指导思想定位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平台”,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化学习的新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活动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支撑下,自觉地承担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责任,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二、主题内容

    (1)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充分挖掘探究活动的丰富内涵,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灵活的、创造性开发活动内容,把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获取新知。

    (2)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有更丰富的理解,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发挥自己出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搭建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真正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实现他的价值。

    (4)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为学生进行动态过程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四、探究准备

    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在实验准备阶段,学生围绕探究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证据的搜集和筛选。例如: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预习中,同学们首先查阅资料了解可以制取氧气的途径有:电解水、分离液态空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其次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装置进行了解等等,这些信息的搜集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探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据问卷调查表明,在课前有85%的同学能够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获取信息:课本、课外书籍、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家长、同学朋友、专家等各种途径搜索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等等都是很好的途径。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资料收集和应用能力,总结归纳、处理数据和解释问题、表达与交流等能力。

    五、成果展示

    实验探究过程是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的过程。初步探究阶段是学生根据确定的目标和内容,自主实验,积极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探究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深入探究阶段,是在学生原有问题讨论、质疑、争论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升华,把学习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不只局限在这一个问题上而是掌握这一类型问题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汇报各自的探究思路和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情况,相互质疑问题,相互讨论有分歧的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实际应用

    自主探究实验重在过程学习,同学们根据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要进行推广和应用,这才能够实现实验探究的理论价值。例如:在学习“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时,提前让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分析什么情况下钢铁容易生锈?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并通过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实验,使学生们对钢铁的锈蚀条件清晰明了,然后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如何防止铁生锈?学习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让学生利用厨房用品去除水壶中的水垢等等,这种以应用已知的实验结论为支持,用实验手段研究未知的理论,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实验素质、提高学生升学或就业的竞争力,大有裨益,颇受学生欢迎。

    七、取得的效果分析:

    为了了解实验探究模式实施效果以更好地设计后面的实验教学,阶段学习后,我对实验班45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相应调整了教学方案。通过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科学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注重了学习的主动性,偏重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同学更加自主,质疑问题的机会、动手动脑的机会更多了,合作交流的意识更强了。在实验课前有88%的同学能够做适当预习,同学们预习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化学教材、课外读物、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很好的方式。走进实验课堂,学生的思维状况也有所不同:10%的同学是完全听老师安排;70%的同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实验;20%的同学的思考走在老师的前面,有计划的实验;其他同学完全自行实验。当实验不成功或有异常现象出现时,10%的同学喜欢独立思考以求原因;60%的同学会与同伴共同分析;30%的同学通过反复实验的方法寻求原因。实验教学中,课堂讨论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86%的同学经常参与集体讨论,14%的同学听别人讨论自己不参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同学们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平时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实验课很有趣,并能从中学得知识,调查表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和认可。

    八、活动反思

    事实证明,探究性化学实验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事实证明,同样的药品,同样的条件,不同的人来操作,可得到不同的结果;而同样的药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些实验结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领悟。这种身体力行的过程,正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也正是化学实验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探究性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从而获得新知,这是化学教学使学生学会求知的基本途径。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深刻体会到实验探究式教学的优越性,无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任何教学方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更有助于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师生的共同学习的活动中,我本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进一步鼓舞了我研究化学教学的热情。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将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开展下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发展实验探究能力。

     


    点击次数:52  发布日期:2017/7/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