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精心设计前置作业 构建高效合作课堂 陈小涛

    精心设计前置作业   构建高效合作课堂

    ◎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中心学校        陈小涛

    摘要:生本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实施生本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主要手段,要理解生本教育的内涵和实施生本教育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好前置作业,搞好前置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本教育 前置作业 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研究是目前教学研究的方向。郭思乐教授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实施生本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享受”。衡量高效课堂,一看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性交流过程;四看优中差各类学生是否都有收获和体验。

    二、认识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

    郭思乐教授的“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不教而教”理念是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先学”就是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教”是指个人探究或小组合作后仍存在问题,教师再去教。这时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进行启发指导。“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可以“以学定教”。教师们能站在学生学习角度施教,使教师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生本教育下的前置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有效的指导,甚至有时教师简单的把预习任务定为收集资料。生本理念下的前置性学习作业,则是学生在有具体目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是为新课做预备、做铺垫、做指引的。前置性学习是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层次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前置作业设计的基本模式:

    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模式来设计前置作业:

    (一)、自检作业

    1、识记(字 词 句):主要是掌握字音,能读准字音;掌握字形,能写到主要词语,查工具书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品读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大致体会意思和情感,能背诵课文的中心句和重点段。

    2、掌握知识点: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结构,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了解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

    (二)、自能作业

    1、理解课文内容:能把握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能品味文章的特色,在书中圈点批画,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我的疑惑:通过读书和完成前置作业,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或者还有哪些疑问,这些疑问既可以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可以是文章感情及文章表达方法或者写作特色,把自己的疑问收集整理好,便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解决。

    (三)、自主拓展

    1、仿写或摘抄:学生可以把文中优美精炼的词句摘抄下来,还可以进行片段仿写,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与学生的写作结合起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收集的资料:在课前,学生查工具书,查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积累与课文有关的信息,便于课堂上更好的理解内容。

    这样的前置作业设计,照顾了不同层面的学生,由于语文基础不一样,对内容和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也不一样,不强求学生去完成一定的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这样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实效性。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兼顾知识的层次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完成前置作业的方法和途径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在布置前置作业时,首先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选择性地学习,让学生尽自己所能去学习。难度较大的或者有障碍的题目,可以在小组内学习,采用对学或者帮扶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最后相互交流,达到共识为止。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渐渐地,学生自学的兴趣就会浓厚,自学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最后教师在检查前置作业完成情况,其实也是一种快乐。从孩子们的作业中,可以惊喜的发现他们独特的见解,也能清楚的看到不同层面的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前置性作业,不仅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运用“先练后讲”模式,前置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置性学习是一堂课的开端,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先练后讲”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先进行测试,如果发现有错误或者有问题,则要反思自己的错误之处,可以看书查资料,找到错误原因,难度大的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学生一定非常急切的想知道答案,教师这个时候在精讲这个知识点,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了解学生反馈生成的信息,并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在处理课前预设的教学重难点问题上,要坚持以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情况为主的原则,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实现高效课堂。以前的课堂,每课书的重难点都是老师预设的,不会预先告诉学生,很多问题都是突发式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冷场尴尬的场面。生本教育理念是全面依靠学生,先学后教。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学生先学后教的课堂是展示交流的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所得的课堂,是学生展示自己精彩的开放性的课堂。

    六、前置性学习的思考和体会:

    “前置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且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实践方式,更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前置性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对它的认识、熟悉和探究还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前置性学习落实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良好的前置性学习习惯,提高前置性学习能力,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保障。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这就需要日常的努力,需要教师踏实认真的训练。深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生本教育的春天里,我们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点击次数:88  发布日期:2017/6/1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