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 花开更艳 刘金鑫
有心栽花 花开更艳
——谈音乐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
◎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刘金鑫
摘 要: 预设是方向,生成是目标。预设可以“预约”生成,能够促进生成,也“呵护”了生成。教师既要精心预设,更要突破预设,这样,才能让学生放飞思想,舞动奇迹,有形的预设也就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精彩生成。
关键字: 预设,生成
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需要有周密而详尽的“计划”,这样才能“有备而来,乘胜而归”。可见预设的重要性!那,我们的预设是为了什么?对,是为了精彩有效的生成,也就是说,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生成做准备,以生成为目标。
一、 预设“预约”生成
“预设”,其实它是课前的准备,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预设要有弹性,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设计灵活动态的教、学案,那么就可能会给学生的自主构建留有余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那么,怎么做才能让预设如期“预约”生成呢?
1、预设要抓住三维目标,读懂、读通、读活教材。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凭借和依据,对于“不会说话”的教材,我们必须反复阅读、理解、推敲,并且要从整个单元下手,了解教材体系的整个编排,站到更高视野上来读教材,这样才能让教材“焕发活力”。
2、百度一下,拓展课堂,促进更深理解。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除了读懂教材外,还要百度一下,拓展课堂。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到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歌舞,到这部作品呈现在世界各国的精彩演绎,获奖现场、演唱歌手等等都要认认真真地了解一下。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同时也丰富了自己,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度的认识和理解。
3、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通过反复聆听、演(奏)唱来感受作品,分析旋律,理解作品。
(1)、先让作品打动自己以便更深入地感受作品,感动学生。
(2)、然后挖出歌曲的教育意义,和学生一起进步。
(3)、再来认真分析旋律,让自己对旋律中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乐段乐句、速度力度、装饰音符号等理解深刻。
(4)、最后,找出重点难点,找出解决它们的更多更合适的方法。
4、深入了解学生,让“生成”如约而至。
要想让“生成”如约而至,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个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与之前教过的老师之间的沟通,可以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可以通过第一堂课的“诊断性评价”等方面来了解、认识学生。
5、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修改自己的教学案,让预设有弹性。
搜索有关的教学案,学习,分析,比较,修改自己的教学案,让自己对教材创造性的理解发挥出来,腾出更多空间,给孩子们创作,找出多种方案以备课堂中的变化,尽量达到预设“预约”生成的更加完美。
二、 预设促进生成
我们的预设就是要让学生愿意“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给他们更多的弹性空间,让教育看得见思考的力量!这样我们的精心准备的的“预设”,就能够促进生成在有方向性的同时,会预料之中的意外精彩。当我们有了充分的预设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自身的素养在教学上有的放矢,就可以让学生在总目标的引领下进行有效学习。
2、“预设”中充分利用学生中的资源,以生引生,促进“生成”
(1)、利用校队资源调动学生,“跳着够”。
有一些课,可以通过校队同学的带动让大家一起动起来,尽管需要“跳着够”够的也不一定漂亮,但至少,课堂中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练习,带动了课堂,促进了“生成”。
(2)以生为师,引发思考,弹性空间,高效课堂。
音乐课中,我们的预设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生,还应该有学生做学生的老师,学生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弹性思考空间,不可小觑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教G调歌曲《青春舞曲》最后三个高八度的音符“6”时,学生总也唱不好这三个一模一样的音,在我反复用各种办法解决的同时,也征求了学生的建议。有学生提议,唱“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尝试一下,果然非常奏效,最后三个音,学生终于找到了它们应有的高度和美丽。这样,引发学生思考,留给学生弹性空间的“预设”就非常有效的促进了“生成”。
三、预设“呵护“生成
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不能一味抓住预设不放,而应该跳出预设,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或许能成为我们课堂上的意料之外的精彩。
1、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
教师的教态、教师的友善都能营造一种友好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与学生在情感上迸出火花,让预设精彩的生成。比如,在一节准备讲拍子的音乐课上,我首先“约舞”,就是放一曲改编版本的小提琴曲《莱茵河畔》,然后不断约学生与我一起随乐起舞,让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通过舞步来感受三拍子维也纳华尔兹的魅力。既达到了本节课学习拍子的目标,同时也活跃了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捕捉课堂中的“错误”,闪耀成亮点。
有时候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化甚至是 “错误”,教学中要捕捉到这些,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生成的有效资源。
比如有一次,在我上欣赏课《西班牙斗牛舞曲》的时候,尽管我准备了充分的预设,但在教学中,当我想让孩子了解斗牛场面,在我转过身教孩子们斗牛士斗牛的动作时,我听见课堂后面大笑一片,一看,才知道,一个男孩子在夸张的跳着秧歌步,本来我气的想批评他,想想,我笑了,我让那个男孩子走到台前,用诚恳的态度邀请他跟我一起跳秧歌步,并让大家学习到了这是汉族民间舞蹈,于此同时,我再次邀请他在台前做斗牛士,与同学合作展示斗牛场面,指正了他的动作。之后就是大家更努力地表现着自己,让课堂气氛升华,让课堂效率提高。看!“错误”变精彩!这节课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预设是方向,生成是目标。预设可以“预约”生成,能够促进生成,也“呵护”了生成。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学生眼里才有教师,有了教师的关注就有学生绽放。教师既要精心预设,更要突破预设,这样,才能让学生放飞思想,舞动奇迹,有形的预设也就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精彩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