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反复踢球器在足球教学中的妙用 刘艳妮
自制反复踢球器在足球教学中的妙用
◎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刘艳妮
摘要:在足球教学中,针对初次接触足球,脚感比较差,踢球时掌握不好力度,致使球到处飞,捡球的时间大于练习的时间的问题,为了增加练习密度,笔者制作了反复踢球器,有效的增加了学生触球的次数,增加练习密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反复踢球器 运用 建议
在足球教学中,对初次接触足球的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促使他们又快又好地掌握技术,又具有趣味性,笔者在教学中反复探索,实践,制作出了“反复踢球器”,希望我的点滴智慧能与从事足球教学的同仁们分享。
一. 单个反复踢球器(见图一)
图一:单个反复踢球器
1.在颠球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在初次学习正脚背,脚内(外)侧颠球时,人手一个单个反复踢球器进行练习,可以节省大量捡球时间,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触球机会,使学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尽快掌握所学技术。
2.在半高球教学中的运用
在球门横梁上悬挂一个或两个高度适宜的反复踢球器,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反复踢球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从走3-5步踢球练习-跑3-5不踢球练习,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技术。
3.在头顶球教学中的运用
因学生身高不同,在球门上悬挂多个左右间距2米左右,高矮不同的反复踢球器,学生可根据身高自由选择练习场地。在练习中,首先进行固定球的碰触练习,重点体会触球的部位及动作,然后进行动态球的出球练习,重点体会触球的时机。练习的同学站在练习线后开始练习,其他同学站在预备线后,为练习的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运动空间,完成动作的学生及时撤离,防止被反弹回来的球打到。
建议:
1.在颠球教学中,待学生基本掌握技术之后,可设置比赛环节,规定在相同时间内,看哪位同学颠球的次数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踢半高球和头顶球练习中,在初步掌握技术阶段,可以在适宜的距离与高度设置靶心,既可提高踢球和头顶球的准确度,又可增加趣味性,也可在熟练掌握技术阶段,在靶心上设置分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累计分值比多,进一步提高出球的准确度。
一. 单组反复踢球器(见图二)
图二:单组反复踢球器
图三:单组反复踢球器在教学中的运用
1.在脚内侧踢球教学中的运用(见图三)
在踢球器外侧适宜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多条练习线,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成一路纵队站在圆圈外,面向圆心,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次尝试体验:原地,上一步,走3-5步踢地滚球,过渡到跑3-5步练习踢地滚球技术,由易到难,逐步掌握正确的脚内侧踢球技术。
2.在脚背内侧踢球教学中的运用(见图三)
练习步骤基本同上(以右脚踢球为例),练习者分成两部分,分别站在踢球器的左侧,沿着与踢球器成45°角斜线站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易到难,逐步完成练习,掌握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同时内外同学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互相观察,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提高。
建议:
1.在练习脚背内侧踢球时,由于踢球的力量较大,提醒学生适度用力,将踢球动作做对即可。
2.多人循环练习时,做完动作的学生不要迈过踢球器,避免被皮筋绊到,出现安全隐患,可直接从同侧下一名练习同学运动路线的异侧返回,避免发生碰撞。
二. 联合反复踢球器(见图四)
图四:联合反复踢球器
图五:联合反复踢球器在教学中的运用
1.在脚内侧踢球教学中的运用(见图五)
在练习的过程中,设置多条练习线,练习线与反复踢球器的距离由近及远。在做原地踢球时,练习者可两人一组,一人站在练习线后,另一人站在踢球器的另一侧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当双方基本掌握技术后,可以循环做上一步踢球,走动3、4步踢球,逐步过渡到跑几步踢球、跑多步踢球练习,还可以根据练习密度、强度的需要设置练习的时间、次数等,通过多种手段的变换,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
2.在脚背内侧踢球教学中的运用(见图五)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主要用于长传球和远射,因踢球力量比较大,用联合反复踢球器,可以省去大量捡球的而时间,增加练习密度,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在练习中,两人一组循环练习,可以从原地的踢球模仿练习开始,重点体会支撑脚的落位,摆动腿的运动轨迹,以及脚触球的部位,踢球的部位,当初步掌握技术后,可以逐步练习上一步踢球,跑3步踢球,逐步过渡到跑多步大力踢球练习。
建议:
可以根据场地大小,练习人数,分组的数量,制作出多组,多个连在一起的联合反复踢球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练习密度。
四.使用反复踢球器的优点
1.制作新颖,使练习者对踢球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玩中学,玩中练,轻松掌握足球的多个基本技术。
2.为练习者节省大量的捡球时间,创设尽可能多的接触球机会,增加球感,有效地提高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技术。
3.不收受场地限制,可以在足球场上使用,也可以在篮球场、田径场或者是任何一块大小适宜的空地上使用。
温馨提示:
在多次反复实践中发现:在水泥地或塑胶场地上使用时,由于地面的摩擦力相对较大,皮筋又有较大的弹性,足以缓冲踢球的冲力,采用10公斤重的杠铃片固定球即可;如果在比较滑的草坪上使用时,则采用15公斤重的杠铃片加以固定,无论踢球的力量多大都可以将球牢牢的稳定住。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LA150010)《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