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开展“集体电子备课” 促进高效课堂 孔双仓 焦彩霞

    开展“集体电子备课”  促进高效课堂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太极中学    孔双仓  焦彩霞

    [文摘] 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和学校“多元化教学”高效课堂的开展。传统的手抄备课已显死板、单调、缺乏感染度。结合我校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模式的改革,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分成小组坐在一起进行“集体电子备课”,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教研形式,“集体电子备课”是在个人电子备课的基础上,组内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共同现场或在线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教研形式。为了使课堂更加生动、丰富、高效,教师就要对所授课的内容有足够的准备和预设。而现代化的“集体电子备课”形式不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有效推进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简述了集体电子备课的意义和方案。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集体电子备课  

    追求最高效的课堂,是每位教育改革者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首先得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在的课堂充满着多变、民主、开放、活跃等多彩的要素。所以要求教师所备授课内容要与时俱进、严谨、丰富、创新、有活力。传统备课是一个人自己完成,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把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备课-----集体备课。结合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我校“五步多元化”教学法和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模式的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化,我们倡导积极进行“集体电子备课”。

    一、电子集体备课的意义

    随着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许多校也建立起自己的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实现了人手一台计算机,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手机app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教师一人结合教材独自研究,离不开纸质和手工操作,备课速度缓慢,并且占用大量资源。大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抄写教参等,沉重而繁琐、费力又费神。教师所备内容无法直接进行教师之间的共享,导致信息孤立封闭,教案交流极不方便。进行“集体电子备课”有利于提高备课质效,能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广汇;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备课平台,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更快的推进学校“多元化”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改革。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知识的不断普及,教育主管部门信息技术的持续培训,学校校教师计算机水平和对应用软件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加强,利用电子备课成为一种需要。

    二、电子集体备课的方案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集体备课方案是备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上好一高效课的必需产物,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好以下四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1.先确定电子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有学校主管校长和教研室组成。划分出备课小组,学校共分6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音体美信组,下设18个备课组:七年级语文、七年级数学、七年级英语、八年级语文、八年级数学、八年级英语、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数学、九年级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心理健康)、体育、音美信组,由教研室具体负责检查督促其开展工作。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2.安排好“集体电子备课”的组织与形式,是“集体电子备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各备课组根据教导处安排的课,定时到指定地点,在指定计算机上进行“集体电子备课”,组长做好记录。主备教师所备内容以电子ppt与纸质相结合。

    3.制定出“集体电子备课”的步骤,这是整个备课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它能保证“集体电子备课”的实效性,完整性,成果性。

    备课组长学期初召开备课组会议,给每位教师安排备课任务,任课教师按分工积极研究课标并提前两周备好课,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1)要在ppt中突出本节课的实际目标、重难点及考点。

    (2)ppt中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提高比拼、巩固训练、归纳总结等“五环节多元”教学法手段。整个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点拨拓展、巩固提升,是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和谐高效。

    备课组长根据学校安排及时组织组内教师定时定点进行集体备课。备课先由主备教师向组内教师提交主备内容并说课,说课标要求及本课学习目标;说教材的结构、层次、前后知识的联系及编者的意图;说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说精选的题目(检测反馈题、课堂巩固练习、课外作业),针对主备人说课,组内教师进行讨论补充,提出修改意见,达成最高效的授课内容,形成最终教学设计,由备课组长审核并签字,然后将备课记录稿和备好的课(word和ppt)及时送至教研室签字并备案。                                                 4.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要及时在电子版中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一是捕捉、感悟;二是吸取和改进,并于下周集体议课时交流。

    总之,通过提前电子备课、集中研讨修改、保存电子资料、电子个性修改、在线反思交流等手段以电子备课形式进行集体备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策略。腾出时间由教师自行协调安排,确保电子集体备课的落实。最后进入学校教学资源库共享,保证备课资源的使用,快捷、方便、实用。使教师们的教案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用这样的教学信息技术化的备课手段,才能适合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教育需求,才会在学校涌现出具有活泼、生动、高效的教学风格。

    参考资料:1.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

    2.网络教学论坛

    3.《电化教育研究》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17/4/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