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区域——区域地理复习的新视角 张晓巳
教学主题+区域——区域地理复习的新视角
——以美国为例谈区域地理的复习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巳
区域地理是中考考查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内容。尤其近年来的中考不再是让学生再现区域的地理事实性知识,而是分析图文资料,从图上去读出区域的地理事实性知识,以及区域的特征、结构、差异、联系和发展,尤其关注区域的发展问题,这给了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内容参照,即区域地理复习教学内容要超越教材、教学立意要高于教材,不能停留在对事实性知识的低层次重复上。然而目前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放羊式。由于内容过多,不知复习哪里,干脆就哪里都不复习,找本练习册,做一点题,订正一下,就完事。二、复制式。把复习课当作新课上,将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的讲述,再让学生死记硬背所讲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概况。三、单一式。教学设计十分单一,每个地区都按照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等要素逐一讲述。
“教学主题+区域”的区域地理复习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要求教师针对所学区域确定恰当的主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尽量用到该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起到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的作用。
如“美国”的复习,受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如果仅从地理事实知识入手展开叙述,将很难在一节课内有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对此,笔者采用“教学主题+区域” 教学模式,以“美国的农业生产”为主题,以美国的地理事实性知识为背景,将美国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和人文)整合起来,以“主题+区域背景知识”的形式展开,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这更符合中考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教学内容的完整。
具体操作如下:
一、情境导入,引出主题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你会想到哪个?”课前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关注后,再用两分钟的美国农业机械化视频及2012年中科院报告“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目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仅为美国的1%。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国的好奇心,引出主题: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美国地理情况。
二、提供材料,发现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表
农产品 | 产量(%) | 位次 | 出口量(%) | 位次 | |
农 作 物 | 玉米 | 41 | 第一 | 65 | 第一 |
小麦 | 12 | 第二 | 33 | 第一 | |
稻米 | 5 | 第四 | 16 | 第三 | |
大豆 | 47 | 第一 | 67 | 第一 | |
棉花 | 16 | 第一 | 24 | 第一 | |
畜 产 品 | 肉类 | 17 | 第二 | 14 | 第一 |
牛奶 | 15 | 第一 | 3 | 第七 | |
鸡蛋 | 10 | 第一 | 9 | 第二 |
材料二 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世界平均为50个,中国为15个,美国为760个。
材料三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
材料四 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分布图(略)
通过上述材料,让学生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明白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和出口领域等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提出问题:美国农业为啥称霸全球?
三、运用原理,分析问题
农业种植带的形成和分布是气候(气温、降水、光照、湿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场、劳动力、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据以下材料分别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展开分析。
材料一 美国地形、主要河流分布图(略)。
材料二 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略)。
材料三 美国本土资源、工业城市分布图(略)
材料四 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占世界的比重图(略)
材料五 美国人种构成图(略)。
材料六 奥巴马:“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多种族混居是一种优势。我们是一个由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印度教徒和无神论者共同组成的国家。我们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髓,从世界的每个角落学习。”
材料七 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耕地面积28亿多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以上,而且约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
材料八 目前,美国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所属),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另外,美国还有1200家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除此之外,美国农业高科技的优势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化。
通过上述材料,结合农业区位原理,引导学生总结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如下表所示: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 因素 | 特点 | 影响 | |
自然因素 | 地形 | 东部低矮山地、中部广阔平原、西部高大山地;耕地面积广阔,地形较平坦; | 宜大面积种植模式运用,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生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 | |
气候 | 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 | 宜农作物生长 | ||
水源 |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流域广,水量充足 | 提供了灌溉水源 | ||
土壤 | 有机质含量高,肥沃 | 适宜农作物生长 | ||
社会经济因素 | 技术 | 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 省时省力,产量高 | |
人口 | 地广人稀,高科技人才多,劳动力素质高 | 生产效率高 |
四、链接中考,实际应用
例:(2010年中考乐山地理卷第26题)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略)以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美国东南部(35°N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纬度位置较低,加之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1月份平均温度在5℃以上,7月份为24℃-27℃,光照时数2500小时/年以上。
(1)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
(2)落基山是世界上两大山系之一的 山系北段的主脉。请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农业生产具有 的特点。(A.美国农产品中多为热带产品 B.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C.乳畜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D.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4)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美国棉花带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1)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与加拿大接壤;墨西哥及墨西哥湾以北;(2)科迪勒拉;地形特征: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3)B;(4)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河流众多流经,灌溉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教学主题+区域”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形式,最大的亮点在于让学生的“记”变成“析”,由“重知识”变成“重能力”,由“重结果”变成“重过程”,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