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习惯 沙万宝
浅谈培养中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习惯
◎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 沙万宝
人的是非观决定了人的处事态度,而一个人的是非观往往是从小建立起来的,所以是非观非常有必要从娃娃抓起。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孩子们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广泛,如果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差,也没养成辩别是非的习惯,那就很容易受到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如今他们通过电视、网络、游戏和书籍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多而快,他们看的多、听的多、想的多、知识丰富、思想开阔、模仿力强,但毕竟是未成年人,缺少实践,意志比较薄弱,自控能力差,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刺激而吸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的一些糟粕在中国渗透,不健康的东西也乘机而入,并且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溺爱娇惯,使他们养成了任性、自私、大手大脚、邋遢、消费早熟和盲目的崇洋媚外的坏习惯。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以绝后患!
首先,教师应当养成辨别是非的习惯,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养成辨别是非的习惯。据调查了解,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有能力没习惯,他们忙于传授知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更不要说习惯了,这就是造成多数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原因,因此,教师养成辨别是非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就是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观的教育,生活实际的对比,客观地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结合学生实际,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具体化引导,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学会进行比较和辨别,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其次,就是需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因此要给学生创造重复行为的良好环境,以具体事例分析辨别是非的能力;或启发和帮助孩子分析电视、电影的思想性,正确认识电视、电影的主题,引导孩予学习正面人物的好品德;要指出反面人物思想品质和行为方式的危害,使孩子对其产生憎恶感。经常这样,孩子就会从电视、电影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再次,还可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上进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师的测定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的信息反馈等,通过评价表扬正确的行为,激励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好习惯受益终身,坏习惯危害终身。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故此,我们教师应该抓住点滴机会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那么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是非观,从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许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经历,还分辨不清是非曲直,判断不明黑白对错,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和以身作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他们如何处理,告述他们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成为一个明辩是非的人,也就成为一个有选择的人;一个在正确是非观下做出选择的人,也就选择了积极坚定的人生。这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