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查桂芬
浅谈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中心小学 查桂芬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简单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各自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裴炎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
一、 合作学习的优点
1. 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教师参与合作,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因为根据儿童好动、爱玩、乐于交往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又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探究性、创新性,而不是在传统的讲授法中被追去学习,这样,学生就能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小组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转变了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爱发现者、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同的思维和见解
学生可广泛地进行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创新空间,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教育功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了友谊,又体现了关心与帮助,学习会变得更加愉快,同学们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从而学会了宽容与谦虚,同时,在合作中也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二、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的分组要科学
一般以前后桌4人或8人成为学习小组,每组中有一名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通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可以担起“小老师”的责任,负责组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引导本组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避免了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使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积极的互相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的任务要得当,难易要适度
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针对学习目
标,结合学生实际,巧妙抓住学生的质疑,精心设计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适用性、创造性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教学的作用。
3. 明确学习要求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也可以适当板书出学习要求),从而增强合作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时,我再出示算式后提出:“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你可以发现用哪些口算方法算这道题目?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针对以上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
4. 合作学习程序要清晰
(1)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模式:a.创设情景,提出问题;b.独立自主,小组讨论;c.组织交流、分析解决问题;d.小结知识,领悟方法,全班交流。(2)小组发言的语言模式,如: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我同意xx同学的意见:我对xx的意见还有补充;我对xx同学的意见有不同看法;我想提一个问题…….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倾听能力和反应能力。
5. 教师要及时指导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指导。如有的同学参与不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的观点不同时就发生争执,这样我就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与老师互相关爱,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学生会形成一些诸如信任、宽容、自尊、自信等良好的性格品质。
三、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合作学习重要环节。搞好总结评价一是有利于下次活动能顺利开展,及时表扬合作学习中发言大胆、积极的同学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爱发言,鼓励那些怕发言、发言不积极的同学使他们消除顾虑、用于发言。二是有利于总结方法,掌握技能技巧。总结评价时,要总结出本次活动掌握了哪些知识,是用什么方法掌握的,在学习知识中有哪些技能技巧,能否以此类推 ,举一反三。三是指导学生把这些方法、技巧运用到一些问题上,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合作学习有利于新型标准课程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学相长的教学形式。
姓名:查桂芬
住址: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孔雀路雍翠园2#栋一单元501室
邮政编码:246121
电话:1396641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