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卓尕琼措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青海省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 卓尕琼措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在新奇中获得知识的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所任教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浅谈以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体会。
一、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民主、平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成绩的好坏、知识能力的高低,都给予他们公平竞争、创造性尝试,鼓励学生富于创意、别出新裁的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和成功的乐趣,让每一个学生充满激情,渴望成功。
例如:我在教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大家之“家”时,我问学生:“你们暑假回去一段时间里,想不想到同学、教师,想念学校吗?相信我们的班级吗?”学生回答说:“很想念啊!”“为什么会想念呢?”我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一个同学都要发言,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最后共同归纳总结小组讨论的共同性。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参与讨论,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感受班级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二、创设一些问题与情感的场面,激发学生学好思想品德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多提出不是唯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尽可能多思考、多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一些优美、动听的动态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学好思品的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我和我们时,我先问学生怎样建立一个有真正意义的集体呢?根据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建立一个真正的集体:第一有共同的目标;第二有组织纪律性;第三具有一定的组织制度,拥有集体的组织机构,有一定的集体活动准则,以及集体成员对各项准则的遵守;第四各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互依赖,并与其他的集体有机联系着。然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为我们班级的真正集体做些什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索。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唯一答案能答出来,要让学生从各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找出答案。有人会说:“我上课认真听课,让班集体得到荣誉。”有人会说:“我关心同学的生活学习,让班集体个个都快乐”等等。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又例如在教学到第二课的第二小节集体的力量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个动态情境,中国奥运会上某一场的女排比赛,中国姑娘每一人如何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团结协作为集体争取了荣誉。这样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场面和优美的音乐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经过讨论思考认识了集体的力量。为学好思品垫定良好的开端。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颖,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一切科学发现都发端于疑问和好奇心。伽利略提出的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对地球中心学说的怀疑,导致宇宙观的革命等……要培养起创新质疑,就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敢于进行合理的设想;更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不强求用统一的思维来教育每一个学生。创新教育应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用多讨论、多引导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吸收对方的创新思想火花,克服自己的惯性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课承担责任时,让学生讨论你如何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学校班级集体争得荣誉承担责任。按照惯性思维应是如何多做一些好事,为班级争得荣誉承担责任。而某一同学提问质疑:为班级做错了事能为班级承担责任吗?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是学生一种创新思维的反映,让学生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自己做了事,勇于为班级承担了责任,也是对的,反映了一种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值得大家共同学习的。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热点问题的能力
政治教师只有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寻找知识和实际的结合点,做到从实际中归纳理论,用理论去分析实际,从而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学与用、知与行有机的统一,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热点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多彩情绪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属于愉快、轻松、开朗、乐于向上、充满希望、抑郁、忧愁、烦恼、焦虑、沮丧、生气中的哪一种情绪。然后根据学生的反映,归纳出愉快、轻松、开朗、乐于向上、充满希望的情绪属于积极情绪,抑郁、忧愁、烦恼、焦虑、沮丧、生气情绪属于消极情绪。最后指导学生如何克服消极情绪,发扬积极情绪,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认真学好思想品德,解决自己生活中不良情绪的能力。
五、科学安排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安排的练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每一道题目,使之具有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综合特点,使学生在做好每一道题的过程中进行多元思维,全面把握、综合分析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培养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全面掌握,深刻理解、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的练习题中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不同要求的原则,设计不同的等级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达到的等级要求做不同的题目,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这样避免那种全班一套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吃力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弊端。
总之,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的尝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作用,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