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李齐娣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道石学校 李齐娣
摘要:农村学生见识少、接触面窄,学生写起作文来无从下手,无话可写。加之农村孩子,由于受家庭经济、社会环境和地区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在见闻阅历、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生活感悟等方面都比较差。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便成了一件棘手的事。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强,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故而本文提出将网络资源引进农村小学作文课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习作视野、优化作文评价,努力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网络资源 优化 作文教学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一个挑战,是教学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特别是在语文教学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文教学历来被看作是一个难题,作为教师来说,教会学生写作文难;而作为学生来说,学会写作文更难。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搞好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网络资源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一、传统的写作教学弊端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在写作课堂上先讲授一些写作技巧,随后分析一些教材中的范例,然后让学生模仿范例自行练习,最后收集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并点评。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
1.学生写作兴趣与积极性不高,内容空洞乏味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没有自主权,没有求知欲,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许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感到束手无策,无话可说,不会从现实生活当中提炼素材,书写情感,沟通亲情。
2.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大,不能面面俱到,批阅后让学生发生变化的效果甚微。
3.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少
由于小学大部分都是大班教学,课堂互动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因而在整个写作教学中互动较少,加上批改作业的周期较长,教学中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改进写作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就成为新形势下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开始广泛应用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大量涌入中小学课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目睹了日新月异的网络资源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冲击和影响。电脑网络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资源十分丰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与创造几乎全部被容纳在内。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教学呢?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好的文章不在作文选上,也没在期刊上,它在网络中。好词、好句,好段,也没在分门别类的书里,也是在网络中。这是因为,再好的书,也有其版面的局限性、来源的局限性、时效的局限性,也有其主编者本人的局限性,甚至是商业利益的局限性。而没有任何局限、广阔无垠的天空,就是网络。所以,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必将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信息时代,“无网不胜”,互联网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小学生总是希望在网络中自由冲浪,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获取互联网的知识,提高写作技能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访问一些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办的“安全网站”,如:学校的网站、教育局网站、共青团网站等,或者是“中少在线、“中国少年雏鹰网”、“小学生作文网”等等,这些网站办得很有特色,能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大量校园海报、漫画、旅游、军事知识等内容。这样就能将小学生的兴趣始终保持在学习掌握知识上,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经过实践检验,这种做法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在这些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中流连忘返、汲取知识。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我要求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宽习作视野
网络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无数可利用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学会网上搜索,确定搜集目标,查找需要的资料,下载有用的信息。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展示给大家,实现资源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了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习作《圆梦太空》时,我在课前就发动大家搜集有关我国载人航天的资料,学生有的上图书馆,有的倘佯在课外书的海洋里,有的则熟练地遨游在网络的世界里,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为写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资料。由于学生在写作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开阔了视野,写的文章言之有物,充满激情,甚至连一些平时对作文深感头疼的学生也不再愁眉苦脸了。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还能扩大作文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写作的范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近年来毒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泛滥,如何让学生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呢?我们想到了网络。让学生通过上网查寻有关毒品及毒品对人的危害等相关资料,关注全国禁毒情况。同时,通过观看反映吸毒者生活的影片,来感知毒品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危害,体验国家对禁毒的重视和决心。并以《都是毒品惹的祸》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样,学生就会主动上网搜集资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视野开阔、立意深刻!
五、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评价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是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兴趣高、收效大。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就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就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学生的习作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同时,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布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也可以在网上对其他人的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更大范围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更全面的作文修改,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总的来说,利用网络进行互动式作文评价,方便、快捷、效果又比较突出,学生的写作兴趣被调动起来,阅读作文的兴趣更加浓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的劳动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开辟了作文教学的新境界。
总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见,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分享为课堂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