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亲子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赵凤莲
浅谈亲子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土桥幼儿园 赵凤莲
[摘要]:培养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兴趣尤其重要。在这个方面,如何获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并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组织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我们注重提高家长与幼儿间互动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手工亲子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亲子活动 家长 幼儿 课题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兴趣尤其重要。在这个方面,如何获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并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园在市级课题《幼儿手工活动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研究中,经常开展班级手工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手工活动中,老师在活动中观察、指导家长与幼儿的各种手工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分工合作完成作品,而不是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的活动,这样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家园联系的桥梁更加通畅。
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式的,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则是保守式的传统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有在家长的控制之中,家长包办代替的行为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这些教育行为都十分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在组织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家长,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和发展。
在“迎奥运”手工亲子活动中,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纸筒、饮料瓶、绳子、铁丝、报纸、塑料袋制作了福娃拼图、套圈、投篮玩具,增进了孩子之间的合作精神,更增强了家园合作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我首先向家长 、幼儿作了广泛的宣传,然后与孩子、家长一起收集了纸筒、饮料瓶、绳子、铁丝、报纸、塑料袋等。在亲子制作活动那天,孩子们和家长都很高兴,我刚讲完家长和孩子的分工,大家就兴致勃勃的做起来。甜甜的奶奶还没等甜甜把旧报纸团成球的形状,就迫不及待地说;“来,孙儿,我来,快去拿彩纸。”甜甜拿来彩纸和纸筒,刚开始包纸筒,奶奶嫌她动作慢,又嚷起来:“怎么还没做好?佳佳都做套圈了,看你多笨”。 甜甜小嘴一噘,索性不做了,跑到一边去了……而洋洋则是另一番情景:洋洋用旧报纸裹了半天,怎么也团不成圆形,妈妈于是鼓励他:“慢慢来,我的洋洋能行的。”洋洋又裹了起来,妈妈一边做套圈,一边指导他,要用封口胶粘住再裹,洋洋最后成功了,他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高兴的笑了,于是又接着做……
甜甜的奶奶说“孩子小,什么也不会做。”家长的这种做法和想法并不是少数,如何转变他们的观念呢?我的做法是
1、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重视孩子实践的过程,而不要重视结果,和孩子一起体验创作的快乐。
2、让孩子树立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认识到家长不是万能的。
3、让家长认识到不要因为“望子成才”就包办代替。
4、为家长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交流科学、现代的教育思想。
要让家长知道,一件好的玩教具,孩子是爱不释手,它们更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高档电控玩具虽然让幼儿获得了广泛的信息,但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幼儿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限制。而孩子制作的玩具则有着不同的意义,老师、家长若能参与其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及其它能力将得到最大潜能的发展。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以玩教具为切入点,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教给孩子知识,使幼儿形象直观地掌握知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我园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废旧材料,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开展手工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道制作玩具及其它手工制品。如在“三八”和“教师”节制作各种花送给老师、家长。“五一”、“国庆”及“元旦”制作各种各样的彩链装扮幼儿活动室。“端午节”开展包粽子,制作香包等相应的主题亲子手工活动,让家长重温孩提时光,孩子更加开心自信。
我们注重提高家长与幼儿间互动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手工亲子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幼儿的成长。通过实践,我们都认为,手工亲子活动中家长参与其中,与幼儿互动,使家长及时了解了孩子在园情况,同时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事”可做,兴趣高涨。通过亲子活动,老师、家长、孩子的感情更亲近了,通过活动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我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力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实践中,主我们更加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通过实践证明,只有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与幼儿园共同携起手来,才能将幼儿园教育及新的教育行为转化到孩子的教育之中,同时也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健康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