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宝勤:对问题教学法的探析

    对问题教学法的探析
    ◎ 四川省冕宁中学校 张宝勤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它自身多么完善,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不恰当,同样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于问题教学法,针对目前的教学弊端,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创新始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所以强化教师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成功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保护、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新情况、新变化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容忍并鼓励学生对既有的、权威的、流行的观点与解释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
    二、要科学地设计问题
    问题的科学设计是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层次分明。“案例”中问题一、二、三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设计的,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也不错,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其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搞清楚为什么这样问,能服务于教学的哪—点。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根据教材设问,或在核心处设问,或在热点处设问,寻找问题良好的切入点。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设问,不断设计出富有价值、难度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是根据前后知识的关系设问,或联系,或比较,使学生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在“案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问题的设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三方面明确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样 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再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扩展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开放性或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或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所给的材料及自己了解的资料,自由地进行思考和答题。在完成解答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在不违背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言权,允许他们自由地抒发各自的思维结果。 怎样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是教师要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投入学习思考活动;二是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共鸣;三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有趣,教师在表述教学内容时要讲究语言艺术,一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注意抑扬顿挫,防止教学过程中一种语速、一个语调讲到底,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并辅之以相应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四是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及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变成小品、实验演示、录像片断、幻灯片、漫画等形式搬进课堂,直观而形象地诉诸于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情境。
    四、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一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基础,政治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吸收知识,使自身的基础越来越雄厚和越来越新,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和提问时的材料,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永远保持吸引力。二要切实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锻炼,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解释说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等等。三要树立正确观念,明确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角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教师的角色应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有了新的角色意识,教师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也才会促使自己去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促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问题”互动合作,共同提高。

    点击次数:98  发布日期:2013/8/2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