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欧新建
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实验中学 欧新建
古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间,把传播道德放在教师职责的首位,有经验的老辈教育孩子时注意孩子的人格修养,先使其成人,再让其立业。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不竭源泉和肥厚土壤。
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刻苦钻研、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但更应看到有相当一些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因娇生惯养,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狭、攀比物质享受,奢侈浪费,消极懒惰。这些道德衍生出少年犯上升的社会问题。
因此,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容忽视,政治课应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一、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
孩子如一张白纸纯洁无瑕,这张白纸上出现什么样的图画取决于孩子们所接受的后天教育。中小学生的是非观念很模糊,道德观念尚末形成,可塑性大,学校德育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1、充分利用中学政治教材和小学生品德强化价值导向。
小学生品德课和中学政治教材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以五爱为主线教育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学校道德教育利用好这一教材,强化学生的价值导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什么是该积极做的,什么是坚决不做的,应当有个明确的态度,引导学生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
2、汲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渊源的道德传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涌现出无数个道德楷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躬修美德。学校发挥榜样的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内心深处感染学生,容易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新形势下从国情出发,向全体公民发出的基本道德要求,这二十个字道德方针,全面具体,真实可行,有利于形成规范的市场,良好的社会风气,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热情。对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以这二十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崇尚美德,牢固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念。
4、从当前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组织教育活动。
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生活实际,任何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因空洞的说教不能打动人心,反让学生厌烦,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当发现孩子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时,讲自己小时候如何吃不饱,吃糠咽菜,他们会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时代发展到今天,生活该越来越好,谁还过那种生活,如果和他们一块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状况,那种内心的体验就会完全不同,这时加以引导容易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加强行为的训练,促进中小学生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是一种行为准则,是知与行的统一,只知不行,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就不能称其为道德。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行为道德与道德认识偏离生活实际,我们的思想道德必须在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
1、把握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规律,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社会各种规范的社会化的过程。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非常模糊,其道德本质的最后定型需要他们在自身行为受到的社会认可与否定的矛盾冲突中不断改进完善。因此学校在德育中应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我管理,独立处理某些问题,或独立进行待人处世,再从中加以引导,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并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些中小学生违反道德,并非他们道德认识贫乏,而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能力差,难以把道德认知付诸实践,身不由已地违背道德,针对此类情况,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重视学生对道德内化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良好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中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要严肃校纪校风,以此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是规范中小学生行为的基本标准。学校严格落实这些规章制度,把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中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目的。
3、要抓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
先进典型包括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事迹,充分体现着当今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代表着当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有很强的感召力。我们要善于培养和发现先进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先进典型,赞扬先进典型,让典型的形象、精神真正深入学生心田,同时要教育中小学生正确对待先进典型,虚心学习先进典型的精神,使其融化在自己的思想中,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三、德育教育主题鲜明,立足长远,循序渐进。
任何工作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德育教育因以“育人”为本,有着自己的特点。
首先德育教育的主题要鲜明。因中小学生年龄尚小,是非观念不清,道德标准模糊,所以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题必须鲜明,使中小学生形成强烈的道德认知。如举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使学生立志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报效祖国。以自律为主题的教育,使学生培养自觉、自理、文明守纪的优良品质。以集体主义为主题的的教育,培养学生热情、协作、互助、珍惜集体荣誉的品质。
其次中小学道德教育要立足人的长远发展,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倡导终身发展,道德教育更不可急功近利,那样只会落入形式。一所学校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确定育人目标,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确定每个学年每个阶段的任务,活动方式,使学生们走出校门时形成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这样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次风风雨雨,会经历无数道沟沟坎坎,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以其强大的人格力量坦然化解。道德修养是人生的不竭财富?中小学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中小学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