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让初中物理实现有效教学 冯波

    如何让初中物理实现有效教学
    ◎    贵州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初级中学   冯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作为一名初中的物理教师,要实现物理有效教学,则应根据物理教学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初中物理实现有效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目前初中物理面临的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今后更好的进行物理学习、研究的奠基工程。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物理始终只能以“副科”的身份居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学习物理很重要”,也知道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高中物理教育,更明白初中物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囊括了大量学生发展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知识与技能。然而,由于初中物理所占分值相对较低,虽然我们仍然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仍然挥之不去,物理学科相对于一些老师心中的“主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要求现代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这样的教学环境实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物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一种教学活动,二者紧紧扣连在一起。正因为如此,要实现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从处理好“教”与“学”二者的关系入手。在“教”方面,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传统教学的“教书匠”、“讲解者”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合作者”。因而,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所以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以师为本”的陈旧教育观念,树立“以人(学生)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更多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到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始终坚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氛围是最先被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无形课程资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摆脱了那种在老师威严下学习的压力,无疑会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由于社会地位、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应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认识,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尊重班上的每一名同学,努力地融入班级中,增加对班上同学的了解,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参与、发现、体验、感悟物理的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四、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教师要真正做到却相当的困难,因为一个班上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处于拔尖水平,有些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做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因为只有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有较大的提升。教师要做到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

    五、课堂观察与诊断。

    在现代物理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有显著的功能与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进师生的生存状态等方面。 物理教学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必要。在物理教学中,课堂观察除了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有较大帮助外,还能让教师更加全面、彻底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各种基本物理素养的塑造指明方向。

    六、让活力张扬课堂。

    那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由于物理独有的学科特点,教师应始终坚持“让活力张扬课堂”的理念,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高度自由。与此同时,应努力挖掘有趣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物理,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物理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试验的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实践物理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为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

    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注意的是,初中生虽然普遍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认识问题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缺乏对事物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此时教师不能很快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根据条件独立进行物理实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在课后,注意鼓励学生各自组成物理设计小组,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物理模型,如设计和指导学生制作电脑散热器等,将理论用于实践。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坚信:以严谨的态度,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毅力,正确的方法,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必能披荆斩棘,长风破浪,必能让初中物理实现有效教学。

    点击次数:111  发布日期:2016/8/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