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洗涮匠气 建立个性风格 刘娟

    洗涮匠气   建立个性风格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    刘娟
    摘要:新课程已在我市全面推开,可一些教师仍在旧的樊篱中循规蹈矩地前行,脱下旧鞋,走上新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语文教师因袭着旧有观念,身上匠气十足,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教学失去自己的思想,奉教参如神灵,;课堂上放不开来,戴着“模式”的镣铐跳舞;教学行为上,功利化倾向取代了教育本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冲破各种束缚,努力使自己教学个性化,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  键  词:匠气洗涮、个性风格

    许多教师步入教坛时,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与憧憬,甚至发誓:好好干,将来一定要成为学生喜欢、同事尊重、领导器重的好老师。时光的消逝,凝望走过的道路,不少教师惊讶地发现心目中的理想愈来愈缥缈,一个教书匠距自己愈来愈近,身上匠气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匠”与“师”不属同一层面,匠的技巧难有创见,是“传声筒”、“搬运工”、“夺金者”,笔者不揣冒昧想对号入座权且作一下剖析。
    奉教参如神灵。语文教师对教参的情感胜过其它任何一个学科,许多语文老师对教参情深意笃,奉教参为神灵,整日抱着不放,根本不顾它是别人的才情心智,上课拘泥于教参,言必据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做教参的传声筒,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听众,倾销自己对教参的拷贝。教科书选编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是带有生活露水的鲜花,越钻研,越能领悟到思想的深邃、语言的魅力,从中深受教益。教学若没有自己独特的真知灼见,课堂上就如无活水流淌,学生学起来当然也只会味同嚼蜡。本来语文学科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探知过程最能呈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迷人态势”。然而,语文教师对教参的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不仅阉割了答案不定性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而且也消解了语文教师特有的个性力量所形成的强力磁场。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参面前倒下了,教参的观点就是他的灵魂,长期下来,导致语文教师心中的文学原野逐渐荒芜,体悟不到作品深厚的人文内涵和丰富细腻的语言,这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适应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把充裕的时间、空间让给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做一个富有个性化意识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活动。因此,必须切实地改变目前教学中一些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消极做法。诸如教师死抱住教参不放;主宰课堂的局面很难彻底改变;“传道、授业”的观念根深蒂固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个性化的教学意识,使自己不再是 “传声筒”、“思想附庸”和“文化保安”,敢于以批判的眼光面对现实,鼓励学生质疑,提倡独立思考,放开学生手脚。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①可见,“个性化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追求。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点燃学生个性化的“火花”,关键在于使自己树立两种意识:
    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教育泰牛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同样是阅读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里,对同一篇课文感悟也会有所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质疑,肯定学生的个体化思维。善于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是坚持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允许学生从事有意义的独立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允许学生保留看法。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老师,敢于标新立异。③正确地引导并热情地鼓励寻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蜩虫小技的学生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把每一节课当成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
    做一个富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要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必须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上实现多样性的统一,教学风格是课堂教学个性化的鲜明而集中的表现,它的形成受个人天生特点的影响,而非完全靠习得他人,教学风格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是教师独特个性的体现,它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管哪一种风格在课堂都可以谱出华美的乐章,课堂上你可能潇洒自如,不在乎什么“可圈可点”,随便说点什么,像和学生拉家长一样,是学生的朋友、邻居,使学生如沭春风。课堂上,你可能不多言语,可是就你几句话,却如巨石入井,激起宏波,学生的思想一下被你打开了,让学生感受到智者的光辉。课堂上,你可能有点“霸道”,气如雄辩,唾沫横飞,一个问题连引十多种说法。说到词,进入境界时,你在课上吟唱,余音绕梁,全然不顾学生在下面偷偷地哧哧笑,读着文言,抑扬顿措,你摇头晃脑,旁如无人。课堂上,你……
    洗涮匠气,建立风格,是每位教师心仪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从自己实际出发,冲破各种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允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允许“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允许学生怀着“挑战”进课堂,允许学生带着“不满”走出教室。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回味、反思,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造和批判精神的学习者。而不能一味在别人后面随声附和,趋之若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气韵生动,充满灵性,富于个性 。
     

    点击次数:51  发布日期:2016/7/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