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基础 冯立波
语文教学重在基础
◎ 贵州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后坪完小 冯立波
语文教学重基础,从目前语文传统教学来看,老师及学生追求高分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了过分追求教学氛围,强调理解和创新,淡化或者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为全面把握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能力,必须首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为了正确认识和定位在课堂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探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之一,教学系统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形成,都要以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为基础。例如课文阅读教学,须先从理解语言形式入手进而体会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的高度来品味表达技巧。掌握修辞手法,可说得更好,写得更好,也能贴切、得体。因此,抓好语文知识的教学,尤其基础是确保和促进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完成。
二、掌握语文知识规律。
语文基础知识是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规律,同时通过练习与言语实践,养成技能,形成习惯。另一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并在运用知识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和成熟起来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须能有效地指导语文能力训练,促进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此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学用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语文知识是前人在学习、运用语文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知识,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对激发学生热爱母语母文的感情和提高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斟字酌句、含英咀华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博大精深、潜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熏陶。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育需要通过语文知识来规范、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 现代信息社会,电脑的普遍运用,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们"要求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个体不能满足于单纯从生活实践中学到的那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绝不能滞后于飞速发展的现实。语文教育要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在语文教学中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和语文知识来辅助、规范、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至为重要的。
总之,语文基础知识“教什么” 新课标则明确指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由此可见,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应贪多求全,而应以实用性和必要性为准则来进行合理取舍,这些知识应当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