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浅思考 李小平
职业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浅思考
◎ 四川省青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李小平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职高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职业中学校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对外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较于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高学生,奔向了职高的学生绝大多数受“学不好理论学技术”的思想理念影响。因此要求职高生一味的要求他学多少技能,学多少知识也变得很不现实,他们大多底子薄、基础差,学习习惯也差,成绩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进入职高并不是想学多少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抱着混的态度来的,混时间,混个职高毕业证,出去找工作才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文凭与社会需求差了一大截。使大多数职高毕业生感到很迷茫,觉得在学校的时间等于白费了,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这就给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观点,而我们学校和老师要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从教育教学的根本观念上改变,不然以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路会越走越窄,学校教出的学生在社会上不被承认,学生出去“小事不想干,大事干不了”,就业就会十分困难,这样就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形成反面的影响,招生就会越来越困难。而招进来的学生老师教得也很辛苦,认为现在的学生什么都不懂,学生也认为老师教的知识没有用。因此,针对心理素质较弱,相对缺乏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特别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的职业学生,应该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体会到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危机感,为他们学习好专业技能,特别是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就是一个中等专业学校文凭,要说技术人才算不上技术人才,胜任不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岗位;要说一线工人,他们又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了一些技术,多读了几年书,又不甘心从事技术含量简单的粗活、重活,便得他们一大部分人在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在一个工厂呆不长久,频繁更换工作,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些同学做事踏实,很想在一个地方长期干下去,可是觉得自己能力上又有问题,很不容易进入角色。如何来解决现在中等职业学校这种教与学的尖锐矛盾,我认为对职高学生的培养应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高学生的素质相对于普高来说要差一些,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比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差了一些,我们就不能用“一俊遮百丑”的这种方式来衡量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我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素质。这样他们在走上社会后就会健康的发展。首先,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良好的定位,包括对生活、职业的定位,对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要有一个充分和成熟的心理准备,在工作能虚心学习,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挫折。其次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并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助人为乐,乐于奉献,说话有礼貌、做事有分寸,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能很快的融于集体,做一个受多数人欢迎的人,这样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少遇麻烦,也能够树立自己的信心。
对职高生不能简单的要求学习成绩的技能成绩,当然也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因为职高生的学的这些知识和技能相对来说还处初级阶段,要凭借职高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闯荡,还远远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再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树立一个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样没学到”,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有限,能够在一个领域或一个工种上能学到相对精通就不错了。有了一个比较娴熟的技术,就会在工作中找到自我,在生活中得到自信,就会活得充实和快乐。老师首先就得教给学生一个理念:教育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我们学习的始终是前人的经验和已经成熟并应用已久的知识和技术,并且学校教育远不如社会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应躬行。”大部分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来获得经验和技术,只要在学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再学习的能力,走上社会后就会很快的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就能很好的胜任新的工作岗位,这样就更容易得到同事、上司、企业的认可,为自己谋得一个好的职业,为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相较于普通高中,职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为了操作运用。因此,操作能力培养,也就成为职高学生学习最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练习、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过程中,应该考虑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最佳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保障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当中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