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蒲育

    浅谈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    陕西省岐山县益店西街初级中学   蒲   育
    摘   要:初中散文难教、难学,而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语文教学往往过于偏重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剖析,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从散文教学的实效性出发,提出通过朗读训练、意境创设、文脉把握、赏析方法引导等途径,让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散文,提高散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散文;教学;实效性;
    散文,如诗如画,如歌如舞,情趣盎然,哲思翩翩,每一篇都是字字珠玑,值得含英咀华的美文,自主阅读常令人为之陶醉。但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散文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过于偏重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剖析, 在分析、研究中肢解了这些美文;越俎代庖,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代替了学生的体验,使他们无法与文本、作者交流。学生没有了深切的感受,自然就缺少感情的共鸣。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很多学生对散文教学不感兴趣,觉得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认为散文难学。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也感到难教。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要教好它,就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要针对散文的特点,再现散文的意境,将动人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赏析”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掌握出神入化的表现技巧,从而提高散文教学的质量.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具有实效性的标准。散文有别具吸引力的文采,有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有真切的情感,它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从以上四个方面看,散文教学追求的应是:从文字的符号中读懂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真切情感,以达到情感共鸣,从而得出感悟。阅读教学中读和写的能力培养又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必须在读和写中提高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在读中见实效
          初中散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因课堂教学时间紧迫,往往会忽视朗读指导。其实,对于文质兼美的散文而言,教学中不仅不应忽略朗读,而且还应重视朗读。情感是朗读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朗读是苍白的,而富有激情的朗读则给人享用不尽的美感。有感情的朗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情感的沟通,只有做到了披文入情,才能达到读者与作者的共鸣,真正完成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
    首先,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情感的朗读。教师要情动于中,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教师范读可以恰当的朗读技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然后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到那种“淡淡的哀愁”的氛围中。
    其次,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堂上,可以调动体验引导学生体味文意,激发朗读情感;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力激发朗读情感;可以生生赛读,在竞争中激励学生揣摩朗读情感;也可以师生评读,通过这种“朗读——评判——再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在每次朗读后都能在审美和朗读技巧上有所收获。
    散文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读法,指导学生美读,扣击学生的心扉,在学生心灵深处弹奏,引起悦耳的共鸣。从而以读代讲,以读解疑,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明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写中显实效
          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散文多有深刻的意蕴,教学中让学生在读、说的基础上动笔,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认识,还可以提高其写作水平。
    教学中,写景散文要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在脑海中浮现作品中描写的景象,将作品中的文字美与图画美结合起来,拓展空间练笔,也可以仿其写法。如教学《与朱元思书》等写景散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联想扩写,归纳了作者的写景方法后,再让他们以校园或家乡景色为内容,仿照作者的写法来写景。叙事性散文教学时应让学生在感悟内容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文章“留白处”着眼来动笔。补白原是国画布局中的艺术之笔。因为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明显不同之处,便在于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成为中国画的神来之笔。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的,更给观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好的文学作品,一般都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所以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留白处,选择着笔点确定写的“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文字恢复其作为生活的鲜活与真实,引导生生对话,生与文本的对话。如教学《老王》时,“我”看到老王送来鸡蛋和香油时,“很吃了一惊”,当时作者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我鼓励学生动笔来写作者的心理,既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也可使他们学会细致细腻的描写。抒情性散文的语言大多灵动优美,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来仿段或仿句,鼓励学生炼字炼句,掌握一些修辞手法,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新教材选编的散文作品都能紧扣时代的脉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议论性散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课外延伸,可引导学生跳出课本,力求融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培养兴趣,活跃思维于一体,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有所获得。
    当然提高散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恰当运用测评手段,量化测评后进行量化分析,适时运用多媒体,将阅读教学适当转化为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进行猜测、想象和假定;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重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回顾,引导他们联想、比较正在阅读和曾经阅读的文本等也是提高散文教学有效途径。 
    总之,在教学的领域里,既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更要亲身实践,才能够真正得到提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点击次数:99  发布日期:2016/5/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