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 欧燕

    7
    浅谈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
    欧  燕
    ◎   四川省平昌县江口示范幼儿园)

    有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在幼儿时代。每个幼儿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芽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力、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这些品质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十一世纪需要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的需要,应从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为此,我在园领导的帮助下,制定了实验课题,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分几点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让幼儿在观察、思考、选择、裁剪材料中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做做玩玩”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许许多多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成制作玩具的材料,每种材料都有与众不同的性质、特点,怎样引导幼儿去发现并利用材料的特征来完成一件代令人叫绝的作品呢?经过仔细地观察、探索,我发现让幼儿学会制作一种物品,应不急于告诉孩子们制作的方法步骤,而应让孩子先观察范例,看看这个作品是什么材料做的,是用什么方法使材料成为作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从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我曾上过一节“有趣的面具”,我呢,首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范例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得出“用厚纸板、碗面盒、塑料袋做出来的”的结论后,再让幼儿思考面具中各种动物的五官各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该怎么制作,孩子们经过仔细观察,自由讨论后,就很顺利地掌握制作动物面具的要领,为展开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善于创设宽容的疑问环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幼儿们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幼儿去探索,并产生联想寻求答案的愿望。科学活动“茶”来源于幼儿对老师每天喝茶的关注,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首先提出了问题给孩子自己寻找答案:猜测老师喝的是什么?茶树上的叶子和盒子中的茶叶和老师杯中的茶叶一样吗?并组织幼儿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答案。接着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观察活动,在他们的讨论中,设疑:茶的颜色和味道;在观察中,设疑:茶叶的颜色、形状不同;在泡茶、喝茶中、设疑:变化。这些疑问看似只有几个字,但它有步骤地指导幼儿进行探索,使幼儿感到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所以在我们组织探索活动时,教师提问要适合不同年龄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要有启发性、递进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且提问要由浅入深,简洁、系统,使幼儿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唤起幼儿想象和思维,以及对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始终充满宽容、热忱和科学的指导态度,给幼儿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若对于幼儿的议论,脸一绷,眼一瞪,我想孩子们即便再好奇,也不敢继续议论下去了。所以师生的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幼儿对活动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对提高幼儿的学习、探索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帮助者,材料的提供者,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品茶、一起分享快乐,朋友般的关系使幼儿乐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获得的成功、感受、需要告诉老师和同伴,互相交流共享活动中的乐趣,人人参与,人人愉快,更大胆地探索、发现,更能激发幼儿幼儿求异思维的火化。
    三、让孩子学会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
    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如在“有趣的面具”的制作活动中,我出示的范例是小白兔、猪、小花猫,而孩子们的作品却是老虎、熊、小狗、狐狸……等等丰富多彩,虽然他们制作的面具中动物的五官没有多大的变化,却也在老师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出创造性结果,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我对那些只要做出来的跟老师不一样,有体现创造性的孩子大加赞赏,培养他们独立创作的习惯。
    四、在讲述活动中引导幼儿成功讨论
    讨论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讨论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同时,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教师则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的认知水平,从而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我在进行讲述教学时,经常根据教学内容为幼儿选择适当的讨论题目。讨论题目要提的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和可挖掘性。如在讲“小羊过桥”时,提问:“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羊,你会怎么做?”孩子在讨论中不仅得到了合理答案,还培养了关心、谦让等品质。在组织讨论时,我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如:两人讨论、一桌讨论、自由下位讨论等等,提高了幼儿讨论的兴趣和效果。幼儿讨论时,我会在一旁指导,以商量的口吻对他们提出建议,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们。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在教学中把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利用晨间谈话、户外活动等时间,组织他们编讲小故事,还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时,我也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进一步用创造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使自己成为创造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继续加强对幼儿创造思维的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二十一世纪有用人才。


     

    点击次数:60  发布日期:2016/5/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